趙忠祥自評繪畫“一品”將出書回憶職場生涯
趙忠祥自評繪畫“一品”將出書回憶職場生涯
趙忠祥自評繪畫“一品”將出書回憶職場生涯
時間:2007-09-11 00:00:00 來源:京華時報
名家
>趙忠祥自評繪畫“一品”將出書回憶職場生涯
 |
趙忠祥“歲月系列”的終結之作《歲月繽紛》,日前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了趙忠祥累積多年的國畫作品、舊體詩、小散文、收藏品以及這些“寶貝”背后的故事,還寫了他與黃胄、范曾、周懷民等畫壇大師交往的逸聞趣事。趙忠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稱,經過10年努力,畫藝可列為“一品”了。
新書延續“歲月”情感
從《歲月隨想》《歲月情緣》到《歲月繽紛》,趙忠祥完成了“歲月”三部曲。之所以三部曲均以“歲月”命名,是因為他對“歲月”二字情有獨鐘:“站在今天的時間坐標點上回顧以往的歲月,那是我們生命的流逝,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而向前瞻望,未來盡管充滿了希望,但也充滿變數和挑戰。所以‘歲月’對我而言,是十分具有魅力的詞匯。”
第三本書《歲月繽紛》與前兩本書在寫作形式上沒有連續性,前兩本以文字為主,《歲月繽紛》一半篇幅是圖片,一半篇幅是文字,圖文參半。文字部分基本脫離了趙忠祥的本職工作和演藝生涯,著重反映他的生活狀態。“我非常喜歡讀書,也曾學習了一些詩詞格律,并在和書畫界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學習作畫。由于歲月遷延,故友離去,睹物思人,感懷良多,不勝唏噓。美好的往事一一從筆端呈現出來,構成了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其實,生活就應該是多姿多彩的,于是我把這本書定名為《歲月繽紛》。今后的書不再以‘歲月’為名,因為事不過三。”
不希望再做成暢銷書
10年前,《歲月隨想》曾創下105萬的銷售紀錄。談及新書的銷售前景,趙忠祥坦言不想把該書做成暢銷書。“當時《歲月隨想》我做得很累,推介的環節比寫作的過程還費力氣。因此,后來我只求創作時的愉悅和完成一些書目的滿足感,不以銷量為目標。當然,任何一位作者都希望有更多的讀者閱讀他的作品。《歲月繽紛》內容涉及詩文書畫,如果一些喜歡古典文學和舊體詩的讀者、知心朋友能與我共享創作的愉快,我就心滿意足了。”
趙忠祥在新書中展示了自己在詩文書畫方面的作品,他這樣為自己的愛好排序:“我自以為畫排第一,舊體詩第二,文章第三,書法最差。”書中有一篇目“此生早與畫有緣”,向讀者介紹他從5歲起開始學畫畫。“少時曾得高人指點,以后有幸結識諸多畫壇巨匠,近朱者赤,我也受了熏陶、教益。至于水平,因為我是業余畫者,不能苛求,用‘尚可’二字論定較為公允。范曾說:‘畫有九品,正六品, 副三品’,我覺得我的畫算是正一品,‘一品,謂之畫家,作品賞心悅目’,我已經及格了。在寫《歲月隨想》時,我連一品都不夠,經過10年努力,現在列為一品應該可以了。”
業余者也要玩出學問
在《歲月繽紛》中,趙忠祥以細膩的筆觸、濃郁的情感記錄了他和黃胄、范曾、周懷民等畫壇大師的交往過程。從與黃胄相聚炎黃藝術館,到年逾80的周懷民親自為他賀遷新居,趙忠祥的一字一句都飽含著對友人的深厚情誼,三言兩語便勾勒出了大師們傳神的音容笑貌。“在寫這本書時,當年的熱鬧、繽紛的情景已經過去了,那時交往的畫友大多辭世,但是他們的作品仍可以欣賞、懷想,綿綿不盡。”
趙忠祥說,作為好朋友,大家不是在一起吃喝玩樂,而是在藝術上互相幫助、鼓舞、推敲,藝術家之間的感應更融合一些。業余畫者的繪畫似乎是玩,人生短暫,即使是玩也要玩得有意義,也要玩出學問。“我從他們身上學到藝術和技藝,更多的是他們的人品、操守和情懷,使我感悟頗深。大師們的一句話,往往就能使我頓悟,這種受益享用終生。”由于故友紛紛“凋零”,和這個圈子談笑言歡的場景和機會大大減少后,趙忠祥覺得落寞和感傷,“往事漸行漸遠,現在大多在家里讀書寫文繪畫來消磨時光。”
消沉中重讀《西游記》
談到生活態度,趙忠祥說,海粟老人對弟子說過:人生即使百歲,到頭來不過一瞬。人生是短暫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不過要記住,第一要體現人生創造價值,出生到世談何容易,那么一生要做些對大家有好處的事情;第二要體現一種歡樂價值,人生也要享受生的歡樂。聽到這些話時,趙忠祥有種震撼,他自認從沒有聽過如此經典的語言,“大家只談奉獻、勞動,而老人卻說到了歡樂價值。回頭一想,體現人生的歡樂價值其實就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
“文革”期間,趙忠祥在消沉中偶爾重讀了《西游記》,悟出了以前沒有感悟到的道理。“以前只是看曲折精彩的故事情節,這次重讀,孫悟空樂觀、頑皮、面對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鼓舞了我,孫悟空對待逆境的態度也影響了我,我由此堅信自己和朋友們是能夠迎來光明的前景的。”《西游記》給了他巨大的慰藉,使他從生活中領略到了歡樂的價值,“我們要選擇那種開卷有益的書,交那些正直、在自己領域有一定建樹、有是非觀念的朋友,在人生的大課堂中不間斷地學習。”
將出書回憶職場生涯
目前,趙忠祥除了為《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配音外,還在用大量時間閱讀《史記》,“學無止境。即使在旅途中我也從不浪費時光,而是請服務員拿來報紙雜志,在飛行途中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后一個字。”
同時,他還在準備出版下一本書 《湖畔絮語》,該書將以回憶錄的形式記錄他的職場生涯和個人感悟,“明年是電視事業50周年紀念。作為老電視人,在這50年歲月中與電視事業一同前進,它提攜我前進,我為它服務,這些都是值得回味的事情;另外就是這個時期個人的感悟,電視給我無盡的財富、信息,終其一生也受用不完,和我合作過的、打過交道的人物不少于大觀園中的人數,也是豐富的人物畫廊,我會帶著感恩的心感謝時代提供給我廣闊舞臺,感謝領導、搭檔、觀眾給我的關懷和激勵、批評和肯定,我想會比“歲月系列”更豐富更有趣。”趙忠祥稱,他仍擬定將這一主題寫成系列叢書,但不再用抒情散文的風格,而是以娓娓道來說故事的形式,甚至想嘗試使用章回的體例。該書預計于明年四五月份發行。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