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蘋果未軋,改送蘋果商
爭議蘋果未軋,改送蘋果商
爭議蘋果未軋,改送蘋果商
時間:2007-09-11 00:00:00 來源:新聞晚報
資訊
>爭議蘋果未軋,改送蘋果商
國際當代藝術展昨天結束
雖有諸多“看不懂”,但如此高規格仍被視作良好開端
------------------------------------------
上海藝博會國際當代藝術展在讓人們領略了一番跟國際接軌的滋味之后,于昨日結束。最引起爭議的作品、顧德新裝置藝術“軋蘋果”,到展覽結束時,那臺壓路機都沒有啟動,最終蘋果被送給了一位蘋果商去處理。
蘋果未軋轉送蘋果商
記者在展覽結束時分看到,由于連日曝曬,許多蘋果開始腐爛,展覽中心停車場上散發著酸腐的氣息,但作為整個展覽最搶眼也最具爭議的作品,參觀者紛紛在蘋果堆前留影,有少數人試圖把蘋果裝進兜里,都被執勤保安喝止,但仍有個別人拿了蘋果擦都不擦就吃了起來。
據一位負責運輸壓路機的機械租賃公司人員透露,壓路機是畫廊方面跟他們公司借的,本來是用來軋蘋果的,但不知為何最終沒有實施。昨晚展覽結束后,這臺壓路機就被一輛平板卡車拉走,整個租賃費用約一到兩萬元。而蘋果是畫廊方面從山東買來的紅富士,用兩個集裝箱運來,最后的去向是準備送給一位蘋果商,因為從里面還能挑出一些沒有腐爛的蘋果。
現場仍有諸多“看不懂”
現場仍有不少參觀者在議論這件令人費解的作品,不少人同蘋果留下最后的合影,甚至有人拿著相機踩上了蘋果堆。因為畫廊和藝術家方面的缺席,執勤保安時常充當起“作品解說員”。一位參觀者數了一下,蘋果堆的長度為五十步,她問保安:“這到底
是什么?”保安一本正經地回答:“這是藝術。”一場藝術展執勤下來,展覽中心的保安們著實開了眼界,有兩位門衛誠懇地詢問記者對作品有什么看法,當記者反問他們覺得如何時,兩位門衛誠懇地皺著眉頭說:“我們實在是看不懂。”
有趣的是,因為當代藝術取消了固有的關于藝術的界限,許多垃圾和普通的物件都成了藝術品,因此,展覽上常有人把靠在墻角打電話的人也當成了作品,不斷地打量和拍照。主辦方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設在現場的會議室里幾把椅子也常被參觀者錯認為是作品。
展覽高規格獲贊許
盡管有這么多的看不懂,但國際高規格的藝術展開到了中國上海卻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許多參觀者反映,這次展覽展品擺放極有氣派,看作品的時候很舒服,一點沒有往常藝術展上小家子氣的感覺;另外,畢竟是由國際專業大公司操辦,展覽會的秩序遠好于其他大展,定好昨晚下午六點結束的,所有負責搬運的物流公司人員就老老實實地等到六點才開始打包,而一般大展下午一兩點鐘就開始打包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