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放歌
青春放歌
青春放歌
時間:2007-09-08 00:00:00 來源:
名家
>青春放歌
——記青年雕塑家章華和他的作品
文 / 陳培一
著名藝術評論家孫振華先生在看了我的水墨創作畫時,這樣評價道:“有一句古人愛說,今人常用的話‘畫如其人’。這句話看怎么理解。如果擱在陳培一身上,他的畫并不如其外表。陳培一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他的畫卻非常細膩,非常雅致;完全不似平日對他粗獷外表的直觀印象,這是我感到意外和驚奇的原因。……這是一種懷念,一種精神上的思鄉;在這些對象上面,他一定寄托了自己思想深處的某些情愫,一些未予人道的柔情?!睂O博士的評價,我不敢專擅,認為可以與章華君同享。
章華君和我一樣,都是五大三粗的漢子,只不過比本人看起來文雅多了,多了一些藝術家的氣質,明亮的小眼睛閃爍著智慧和真誠,同時還有幾分骨子里的質樸和憨厚。此乃幼時他在塞北農村的生活使然。這段難忘的、美妙的童年歲月,深深地雕琢了章華君的個性、心態,使年逾不惑的他至今不能忘懷,這些樸素的情感不知不覺在作品中自然流露,成為他創作的主題。
章華的作品就其形而下“器 ”的層面來看,以夸張的、修長的形體構成,給人一種挺拔、飄逸的靈動之感。使用這種造型語言的,古今中外大有其人,若賈科梅蒂,若魏小明,若李學斌。他們的作品,或痛苦焦灼,或張揚飛舉,或孤潔冷峻。但章華君卻與諸位先生不同,也自有他自己的風格。他的作品五彩燦然而斑斕,用色彩來豐富形體語言,冷暖、明暗的對比色彩使形體本身增強了活力。章華作品中較多地使用了道具來提高作品的表現力。這些道具有章華創作的,如運動器械、玩具、凳子、自行車之類;也有章華借來的,如草坪、大地等自然空間。這些道具的使用,增強了作品的空間感,使藝術主體被定格在了某一生活場景之中,就像凝固的舞臺劇或電影畫面,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美不勝收的感覺,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從其作品形而上“道”的層面來說,章華所追求的是一種純真、質樸,一種健康、陽光、積極的訴求,是一種和諧精神。章華的作品,無論是具象的、寫實的,還是非寫實的、意象的,抑或抽象的,從中尋不見一絲頹廢、悲觀或怨天尤人。章華沒有驚世駭俗的孟浪之舉,沒有顛覆藝術傳統、反對傳統觀念或市井百姓的生活習俗,去搞所謂的“創新”,而是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社會、面對生活,面對紛紛擾擾的大千世界,以扎實、沉著的創作心態,去挖掘、描繪人性之美。對于章華的作品,我認為首先是存“真”。他以真誠去發現人世間的真情,將天倫之樂、朋友之情之真表現得真真切切,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如水之趨下一般自自然然。他的作品,可以將觀眾帶入到他所營造的藝術空間,重返到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如他的作品《編花籃》,幾個天真爛漫的兒童通過一種原始的游戲聯系在一起,那種無拘無束的自由,那種兩小無猜的心底純真無邪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再如他的作品《天倫之樂》,表現的是一個三口之家郊游的溫馨場景,一輛單車載了小夫妻兩人和一個拿著糖葫蘆、躺在爸爸懷中撒嬌的乖乖女。人物之間的顧盼,年輕父母的舐犢之情,孩子在父母的呵護之下的那種幸福依賴、嬌寵之情交融在一起,可稱是其樂融融的全家福;其次,他的作品“求善”。章華的作品中透出了這個農家子弟的善良。他的作品里沒有暴力,沒有血腥的反人類場面,也沒有人類之間的爾虞我詐,也沒有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殘酷,所表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睦相處,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生??梢哉f,這種“善”,成了貫穿章華作品的主線;再其次,章華的作品“狀美”。他的作品造型人體修長,長頎、長身、長臂、長腿,符合東西方的審美標準;人物面部造型夸張適度,五官處理朦朧模糊,有一種東方的含蓄之美。他的作品雜著七彩,色調明快而厚重,沉著而不艷俗、濃烈,與他的造型相得益彰。
從作品題材上來說,章華的作品來自他所刻骨銘心的塞北農村生活經歷,來自他所熟悉的都市生活體驗。其實可以說,在他的作品中,有他自己的影子,有他的妻與子女的影子,有他的兄弟伙伴,有他的姐妹。緣此,他用自身的經歷和生活體驗,加之強烈的個人情感,傾心所塑造的對象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是有感而發不是無病呻吟。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章華在創作實踐上奉行的法則。生活這杯濃濃的醇香之酒,陶醉了章華,所以他的作品言之有物,耐人尋味,沒有空洞之感。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一再強調,藝術是表達情感的東西,沒有情感的任何物件都不能稱為藝術,藝術就要解決情感問題。誠如錢先生所說,古今中外不朽的作品,文學作品也好,美術作品也好,音樂、舞蹈作品也罷,無不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這種感情,絕對是親身經歷的體驗來得更真切一些,這就是章華作品魅力之所在。
章華已人到中年,卻保持一顆年輕的心,保持著年輕人的朝氣。在他的作品之中,象征著勃勃生機的綠色成為他雕塑作品著色的主要色調。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的傳統東方美學觀深深地影響了章華的創作。章華的作品,童年記憶系列之《滿天星》、《編花籃》、《飛翔的夢》、《春天來了》,還有《曦》、《海風》、《天倫之樂》、《期待》,還有《2008奧運景觀雕塑方案作品展》之獲優秀作品獎的《出水芙蓉》,均可稱之為青春系列。他所刻畫的對象處于青、少年階段,基本上沒有見到章華老氣橫秋、或悲天憫人的作品。這個年齡段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美好、希望和未來,是人生百年最值得留戀的黃金歲月。童年是人生童話般的初始階段,少不經事,心靈純真無邪,對世界的一切事物來說都充滿了好奇和新鮮;少年人初涉世事,充滿了夢幻和理想,有了自信心,有了大展鴻圖的志向;青年時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期,最幸福的時刻,如同春天一般絢麗多姿,芬芳吐艷,精力充沛,體格健壯,無疾病之襲擾,肌體發育成熟,功能健康健全,開始繁衍生息,享受初為人父、人母的天倫之樂。人到中年之后,身體狀況逐漸衰弱,社會壓力和負擔日重,雖然成就可能會越來越大。人生苦短幾十年,如同一場夢,只有“一簾春夢”是最值得留戀、回味的。章華所截取、展現的就是這段美好時光。
我平生最反對的就是用西方的什么主義、什么流派以及他們的品評標準來評價中國的藝術家,來品評中國的雕塑作品。因為到目前為止,中國尚沒有形成這些主義、流派產生的社會基礎和環境,而西方的所謂主義、流派都是經過上百年或數百年的醞釀才產生的。中國的當代藝術家們仍在摸索之中,有的還在重蹈幾十年前或上百年前西人的覆轍。有人就把這種與西人的“偶然相遇”對號入座,稱之為某主義、流派的繼承與發展,我認為是不妥當的。西人自有西人面目,我們自有我們自己的面目。中華民族具有獨立的美學體系,以意象為靈魂,應該有獨立的品評標準和體系?!耙庀蟆币辉~比較玄妙,換個直白之詞可叫做寫意。寫意者,不僅要狀其形,而且主要是寫其生氣。然而長期以來,中國自己的評價體系也出現了問題,有的學者或者藝術家把寫實嚴謹的繪畫(勾勒填彩)叫做工筆畫,如任率英、何家英等先生的作品,而把非寫實的狂放繪畫(彩墨、水墨)叫做寫意畫,如吳昌碩、齊白石先生的作品。大錯而特錯,這樣就把中國數千年的傳統藝術簡單化、膚淺化了。這兩個概念并不是相對而言的,工筆畫只是寫意畫的一部分,是一種技法,寫意則是美學概念。雙鉤填色、三礬五染的精耕細作,與直抒胸臆筆觸闊大、逸筆草草的潑墨潑彩同樣寫意。這個理論完全可以適用到雕塑藝術的創作中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意蘊的雕塑作品,不管是嚴謹寫實的,還是非嚴謹寫實的雕塑作品,都可稱之為寫意之作。我認為,對一個藝術家或者他的作品進行評價,要建立在對他這個人深入了解的基礎之上,然后從作品的社會性、人民性、政治性、民族性等層面展開
章華的作品就是寫意之作。章華通過他的生活體驗,將與他朝夕相處的小伙伴,將他的兄弟姐妹,將他的同學與朋友,將他的戀人與妻、子,傾入熾熱的情感,用自己的藝術語言,加工提煉與升華,變成了自己作品中的主人公。章華的作品喚起了人們對童年時代的美好記憶,勾起了人們對青春歲月的珍惜與向往,像個青春歌手,用“青春之歌”作伴,將人們帶入了一個美妙無比的夢幻之鄉,構筑了一個幸福、和諧的精神世界。
當然,章華的作品還存在某些不足,需要在造型上再下功夫,在藝術語言更精煉一些,在材料的取舍更狠一些,更大膽一些,同時要多讀些書,提高自己的修養,在作品中要多一些書卷氣,并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和創作領域,早日形成自己的個性化符號,為“青春之歌”再譜新篇。,最后歸結到作品的藝術性,看他是否是寫意。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