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華:雕塑“國禮”
章華:雕塑“國禮”
章華:雕塑“國禮”
時間:2007-09-08 00:00:00 來源:
名家
>章華:雕塑“國禮”
文/趙春偉
章華,1964年生于張家口市康保縣,1985年畢業于河北工藝美術學校雕塑專業,199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生班,現為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獲全國城市雕塑創作設計資格證書。現在北京朝陽區設有“章華工作室”。
我們生活的城市,越來越像一截龐大的玉米,一排排的高樓,如同層層疊疊的玉米籽兒,擋住了人們的視線,擋住了遠方的風景。近些年,城市雕塑漸漸地熱了起來,他們在公園、廣場、大道邊和居民區里豎立起來,極力以色彩和造型的變奏,排遣林立的樓群中的單調和乏味。人們很快接受并認可了這些城市藝術雕塑,是它們使城市除了夜晚的霓虹燈外有了另一種夢幻般的表情。無數雕塑家、城市藝術家、就是現代大都市新表情的塑造者;而青年雕塑家章華,便是其中一員。
日前見到章華時,他剛從韓國歸來。他的《童年記憶系列——飛翔的夢》從數十件備選禮品中脫穎而出,作為“國禮”代表中國送給了韓國,該雕塑將永久保留在北京友好城市韓國的首都,坐落于首爾鐘路區的大學路上,這在當地是一條文化氣氛濃郁的街道。
夢起窗花
談起初學雕塑的經歷,章華說自己的藝術啟蒙于興趣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兒時,章華的母親剪得一手好窗花,每當看到貼在玻璃上栩栩如生的美麗圖樣時,他打心眼里說部出的興奮。母親每次和面時,小章華就要上一小團面快,照著窗花上的圖案捏出來,立體感十足地呈現在家人面前。或許是天生隊雕塑藝術的敏感,章華捏出的小玩藝都很逼真、鮮活。
19年前,他從河北工藝美術學校雕塑專業畢業后,分配到一家印刷廠從事美術設計。業余時間,無論滴水成冰的冬季還是汗流浹背的夏日,他在單身宿舍孜孜不倦地用鐵絲骨架和大團泥巴塑造夢想,在廣闊的藝術天地里進行著多角度、多層面的探索與思考。回想起來,章華的雕塑人生主要有3個特點:一是具有刻苦精神。尤其有了《童年記憶》系列這一被人稱道的創意后,他每天工作十二三個小時且一連好幾個月。通過這個系列的創作,不僅提高了技藝,培養了藝術情感,還鍛煉了毅力,能“沉”下來思考,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藝術創作。二是素質的提高。通過實踐及對雕塑藝術的感悟,觸類旁通地對雕塑與音樂、哲學、建筑、思維方式等他類藝術的關系有了跟更深的體會。三是把握機會。他說,恰是通過一次次地參賽、參展,自己的作品才漸漸為觀眾熟悉并受到了喜愛。由此,章華深感機會的重要。是參賽、參展,為他提供了與大眾、與市場接軌的平臺。
生活是厚愛章華的。當年,他的油畫、水粉畫參加全國及省級展覽并多次獲獎;如果專注地畫下去,也許他早就成為畫家了。然而,他更熱愛雕塑藝術,甚至達到癡迷境地。和朋友散步時,經常是走道一處,他變忍不住地感慨:“這里放一件雕塑就好了。”無論廣場、街頭還是園林、河畔,到處都是章華創作城雕的平臺。
夢在雕塑中飛翔
打開《章華雕塑作品集》,更多的是一組組鮮活的頗富時代氣息的人物造型,《童年記憶系列——編花籃》是其中之一。該系列由3個在編花籃的少女組成,少女們衣袂飄動,發辨飛舞,左腿交錯,右腿跳躍,生動地再現了邊唱邊跳“編花籃”的游戲場面。點睛之筆是,章華用少女胸前佩帶的毛主席像章作為社會時代折射的標志,在那樣一個精神生活匱乏的時代,通過對少女身體韻律的展示,表現了童年生活蘊涵的純真、友誼、快樂、團結和成長的主題。該作品獲得廣泛認同,多次參展獲獎。2001年5月,這件作品參加“新北京。新奧運”體育雕塑展,獲“公眾藝術獎”。
作為全國知名雕塑家的章華,提及自己滿意的作品時,總離不開《童年記憶》系列。此系列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章華的品牌。2002年,章華創作的《童年記憶》參加由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主辦的“中國——北京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在來自62個國家和地區的2400多件雕塑方案中,《童年記憶》當仁不讓地被“北京國際雕塑公園”永久收藏;1999年5月,他的《童年記憶》參加北京市慶祝建國50周年美術作品展,從300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不僅入選且被中國奧組委收藏。
此外,精力充沛的章華再次創作《童年記憶》系列作品,依次誕生了《飛翔的夢》、《老鷹抓小雞》、《姐弟情》、《放飛》、《漫天星》、《母與子》、《講故事》等新作。其中《飛翔的夢》參加了2003年8月的“中國雕塑精品展走向西部——克拉瑪依雕塑展”,9月的“首屆中國國際美術雙年展”和“中國——福州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引起廣泛關注與好評。10月,作為國慶獻禮,該作品矗立與北京東四環的迎賓大道旁。2004年8月,《童年記憶——天倫之樂》入選5年一屆的全國第十屆美展;9月,《童年記憶》入選10年一屆的全國第三屆城市雕塑成果展,這是河北省惟一參展雕塑。
成功不忘家鄉
“有不斷的夢想,有不段的努力,就有不斷的收獲。我堅信,任何機會都是為有準備的人”。此話寫在《章華雕塑作品集》題記中。正是由于章華對雕塑藝術孜孜不倦地追求,雕塑藝術道路上才留下了他的足跡。身為青年雕塑家的章華,日益受到業內和媒體的關注,2005年6月10日,中央電視臺第九頻道《文化報道》欄目對其專訪。
北京市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于化云對章華及其雕塑藝術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章華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青年雕塑家,為人誠肯,刻苦勤奮,他的作品個性化十足,充滿鮮明的時代特色,為北京的城市雕塑增添了一道右一道亮麗的風景。說起城市雕塑,章華有其獨到見解:雕塑是城市的眼睛,城市建設的亮點;就藝術性而言,雕塑是“凝固的旋律,永恒的藝術”。所以,章華把雕塑看得很重。這些年,他雖然取得了嬌人的成績,可在心底總有絲絲遺憾,因為他還不曾為家鄉盡力。
珠海有一個“珠海女”雕塑,深圳則是“開拓牛”,這些城市雕塑都代表其城市文化形象。我的家鄉也應有一個這樣的雕塑。現在張家口建設越來越靚麗,街道、公園建設也有了變化。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這座山城將屹立一座韻味十足的城市雕塑。
章華說出了自己對家鄉建設的美好憧憬。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