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筆染盡自然情
彩筆染盡自然情
彩筆染盡自然情
時間:2007-09-07 00:00:00 來源:
名家
>彩筆染盡自然情
——記青年畫家陳湘
記者楊晨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輸入“陳湘”,馬上會列出一長串這樣的名詞:湖州師范學院藝術系教師、高原油畫、《藏寨風情》……約好采訪的那天,陳湘剛從安徽老家趕回湖州,“好不容易放暑假了有時間,就回家呆了5天,探望了父母,與老同學聚了聚,心里挺高興的?!彼f,師院的教學工作很忙,日常創作的都是擠出時間,最近趁著假期,想做的事情很多:趕創作、研究新的課題、為接下去的個人展作準備……所以即便難得回家,也沒多留,很快就趕了回來。
陳湘出生在淮河岸邊城郊的一個普通市民家庭,兒時的他喜歡用蠟筆在紙上進行最初的創作,用棉花抹上圖畫粉渲染背景和藍天,天空和小鳥、田野與麥浪、天上的云小河里的青蛙……斷然那是一種粗淺的嘗試,但在少年的心中打開了一扇窗,漸漸把他引領到一個美妙的藝術世界。大學期間,他學習了平面設計,中國美院的寫實畫家焦小健的教學令他掌握了堅持的素描造型技術。畢業后的陳湘一直在當地的學校從事教學工作,一邊教學一邊創作?!坝彤嬵I域我沒有經過學院的正規訓練,但這也使我的最品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我只真誠地我想畫的東西,畫起來,倒也是輕松,有創作欲望時我就拿起筆來畫,否則坐立不安,茶飯不思。”對于自己的藝術之路,陳湘的概括如此簡單。3年前,湖州師范學院引進了一批藝術方面的專家教授,他就以專家的身份來到湖州工作并且定居下來。在深厚的江南文化底蘊影響下,他的創作也受到了影響,開始以中國傳統水墨韻味及大寫意來突出那驟然一筆,他的油畫作品,不拘泥一時一地的客觀再現,更多的是以貌取神,表現自然,在似與不似之間抒寫胸中之丘壑,表現自然之大美,從而使作品帶給觀眾不斷的驚喜。
多次帶領學生到川藏高寫生的經歷,不得不令人感嘆陳湘的執著。1993年第一次青藏高原的采風經歷,作為一種潛存記憶始終深植在陳湘的內心里。廣漠的川藏高原,路陌山野,都化成了一幅幅當下具有地域文化和表現性較強的當代油畫作品?!澳菚r帶著學生上藏區采訪,在今天看來,仍然是最讓我快樂的一段時光,草原上人煙稀少,只有純自然的景致?!弊髌贰稓q月》、《藏寨風情》中都潛存著某種淡淡的歲月痕跡,它們多是在高原的陌生對視中采集的一些印象。陳湘的藝術情感已經完全融于高原之中,他愛風物而愛其民族,同樣也愛其文化。對于陳湘的高原油畫,湖州師范學院教授馮漢江評論道:早期的作品吸取了印象派外光表現之法,意境以深遠取勝,把觀眾帶到一個動人的世界;后期作品的畫面充分運用民族民間的喜慶的色彩,來表現畫面的壯美,并傳達其精神價值外的取向。
“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飾己以要譽”,藏民的古樸與憨厚,令陳湘試圖通過畫來喚醒已經遺忘質樸之情的許多人,高原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服飾、神秘的藏寨的圖騰文化、日出日落的壯美與夜幕的蒼穹……陳湘用刮刀和畫筆進入了“物我兩忘”的境界。欣賞他筆下的這些美景,吹吹那不過濾的風,呼吸著無污染的空氣,但愿我們都能洗去塵世間的壓力與疲憊,喧囂中的疲勞與煩悶,得到新重生。
湖州日報2007年7月30日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