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畫技巧融入水墨語匯——記嶺南畫派后繼之人曹瑞祥
西畫技巧融入水墨語匯——記嶺南畫派后繼之人曹瑞祥
西畫技巧融入水墨語匯——記嶺南畫派后繼之人曹瑞祥
時間:2007-09-05 00:00:00 來源:新民晚報
名家
>西畫技巧融入水墨語匯——記嶺南畫派后繼之人曹瑞祥
在中國繪畫愛好者的心目中,嶺南畫派一直是一個重鎮,它的藝術路數,以艷麗、水靈、透亮、意趣等特色而久負盛名,成其“一嶺獨秀”。從開山鼻祖居廉、居巢,到高劍父、高奇峰,隨之而來的“四杰”關山月、趙少昂、黎雄才、楊善深,以及上海的黃幻吾等,人才輩出。
藝術的繼承,歷來有兩種不同方式:推進或守成。曹瑞祥就是這么一個實實在在的“守成”畫家。他的作品讓人感覺眼前一亮:少了嶺南的舊氣,多了趙少昂的風韻,又兼劉繼卣的筆蹤,其“嶺南曹氏花鳥”畫法去繁就簡,無拘無束,隨心出趣,返璞歸真。
曹瑞祥畫神仙魚、錦鯉魚和白孔雀,著重突出空白和節奏感。他在刻畫細部時似乎更放任筆墨多變,以致常常能夠獲得意外精彩的筆墨,這些偶然性的生花妙筆使得畫面顯得輕松而空靈,讓靜止的空間流動起來。
趙少昂曾說過:“嶺南派要的是具有時代感的文藝思潮。要有新的題材、美的構圖。有神韻的筆墨和詩的意境,從而達到真善美的效果。雅俗共賞,才是最好的作品。”曹瑞祥的繪畫追求西為中用。他將西畫的色彩、明暗,融匯到自己花鳥畫的筆墨語匯中,形成了自己斑斕、和諧、綺麗清遠的獨特畫風,同時,成為嶺南畫派在新的發展階段的一名驍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