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水墨畫來了,24小時看護!
珍貴水墨畫來了,24小時看護!
珍貴水墨畫來了,24小時看護!
“這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也必然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值得紀念的一筆。”昨日,在世紀城新會展中心展場內,看著一箱箱畫作被開啟,指導著布展工作人員掛畫,第三屆成都雙年展總策展人馮斌激動地表示,這次以國際化運作模式策劃的以“重新啟動”為主題的當代水墨藝術展覽,必然會引起轟動和爭議,從而推動水墨藝術的當代性發展。
近600幅作品到位 安保人員24小時看護
“經過半年多的準備,這一刻終于看到成果了。”昨日,站在新會展中心,第三屆成都雙年展還顯得空曠的展廳內,總策展人馮斌激動而小心地指導著布展工作人員開啟了第一箱作品,然后指揮大家小心翼翼地按照事先的安排布置一幅幅作品,小心擺放到位。據介紹,整個布展工作將從昨日一直持續9月11日左右,參展的近600幅作品將按照事先的規劃被布置在面積上萬平方米、展線長達2000米左右的展廳內。
“這些作品都是價值不菲的藝術品,不能出現絲毫閃失。”馮斌說,自從上周開始,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就開始陸續到達現場,所以安保工作顯得尤其重要:很多畫家一幅作品就價值數十萬元乃至數百萬元,所以如何保證作品的安全讓他非常關注,組委會特別與安保人員簽訂了責任書,要求安保人員24小時不間斷地守護作品,任何人沒有得到組委會許可都不能接近作品運送箱一步。“現在開始布展了,畫作分布在展廳內,安保工作也要相應加強。”馮斌表示。
美國專家來運作 參展作品國際化
出任2007第三屆成都雙年展總策展人的馮斌是重慶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重慶美術館館長,也是2001年和2005年兩屆成都雙年展策展人之一。而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校區)教授、視覺藝術系美術史論與批評學部主任沈揆一,同時也是是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西班牙比爾堡古根海姆博物館主辦的海外最大型的中國文化大展“中華五千年”的策展人之一;曾任教于斯坦福大學的林似竹(Britta Erickson)博士,是水墨會及亞洲藝術文獻庫顧問委員會成員,同時也是《藝術》及《亞太藝術》雜志編輯。而策展人魯虹,則是深圳美術館藝術總監,著名策展人。鄧鴻告訴記者:“我們引進兩位美國專家進入策展隊伍,就是要帶進國際化的視野。”
“參展作品也是國際化的。”馮斌介紹說,這次參展的120多位藝術家的近600件作品本身種類就相當多,受邀參加雙年展的提名藝術家也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既有中國大陸的藝術家,同時也有來自美國、韓國、日本以及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的藝術家。馮斌說,與以往對于水墨藝術(或國畫)的分類往往采用的以山水、人物、花鳥等以題材分類的方法不同,這次的分類是:自然、社會、人和精神等幾類。
成都雙年展 以后堅持搞水墨
“雙年展已經不少了,但專門為水墨藝術辦雙年展還沒有過。”馮斌說,這次以水墨的名義舉辦第三屆成都雙年展,就是要將人們從當代藝術各種紛繁復雜的現象中拉回來,關注我們早已有之的藝術形式———水墨,同時也要以大量在國際國內都很知名的藝術家的水墨藝術作品,讓大家看到水墨藝術的發展和壯大。“大家都知道油畫有上百萬上千萬元的作品,但很少人知道水墨藝術作品也同樣值錢。比如,吳冠中一幅大幅水墨作品的價格就上千萬元,現在很多水墨藝術家的作品也價值百萬元以上。”
“大家看到了當代油畫市場的火熱,卻不知道國畫市場實際上比油畫還要繁榮。”馮斌介紹說,由于現在油畫藝術的火熱,很多人的關注目光也就難以放到國畫藝術上,卻不知道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投資國畫的人也越來越多,而且投資的金額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光是一個山東,一年的國畫交易額接近20億元,相當于中國電影一年投資的總和!”
在馮斌看來,國畫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所以這次雙年展沒有使用國畫而是使用了水墨的概念。但他認為,不管怎么爭論,任何藝術都需要發展,現在一提當代藝術人們更多地想到油畫、影像、裝置等,實際上水墨藝術也需要當代化,所以這次成都雙年展決定以水墨的名義開展,并將在以后的成都雙年展中堅持水墨主題,使成都雙年展成為當代水墨的盛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