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梳理
“七宗罪”: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梳理
“七宗罪”: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梳理
時間:2007-09-03 00:00: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資訊
>“七宗罪”: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梳理
———記北京現在畫廊的展覽“七宗罪”
大型中國當代藝術歷史文獻展“七宗罪———中國現代藝術大展上的七個行為藝術”,將于9月4日晚在北京現在畫廊上海站的展覽空間開幕。展覽由黃燎原與當事人溫普林共同策劃,將圍繞肖魯、李山、吳山專、張念、王德仁、朱雁光、任小穎,王浪和“大同大張”等藝術家在中國現代藝術大展上引起轟動的七個代表性的行為藝術,展出相關的7組照片、1部錄像以及3個裝置:即當時當年現場展覽的肖魯的《電話亭》、王德仁5米多長的《避孕套》以及溫普林在大展后創作的《前衛藝術紀念碑》。
1989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的 “中國現代藝術大展” 是對“85新潮成果”的一次總結,也是中國當代藝術首次登堂入室,進入到象征中國美術最高殿堂的中國美術館。肖魯、張念等一群前衛藝術家,在展覽現場不顧展覽主辦方的明令禁止,策劃并蓄謀了這7個行為藝術,其中轟動一時的槍擊事件直接導致了大展的停辦。大展第二天,美國《時代周刊》就在封面以《孵蛋、槍擊、避孕套》的大標題報道了這個事件,被禁的行為藝術作品卻成為“中國現代藝術大展”最響亮的宣言。
黃燎原告訴記者,展覽是對這次轟動性事件的真實記錄和歷史性回顧,是一份寶貴且完整的藝術文獻。除了照片和溫普林拍的記錄這7個行為藝術的完整過程的錄像外,3件裝置中有兩件是藝術家本人按照當年的原樣重新制作而成,并有藝術家本人的簽名。其中肖魯的《電話亭》就是去年中國嘉德拍出高價的那件作品。而溫普林的《前衛藝術紀念碑》,則形象地表達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堅挺與疲軟”,這也是黃燎原所要表達的觀點。他向記者表示,之所以策劃這次文獻展,出發點有兩個:一方面,是通過梳理當代藝術的歷史,對眼下如此“火爆”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開一貼清涼劑;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市場來參與、來檢驗這樣的歷史梳理。他說,中國當代藝術虛火很旺,這樣的文獻展有助于我們了解當代藝術從哪里來、是什么這樣的基本問題。他透露,類似的歷史梳理工作他還將繼續下去。
為此次展覽提供全部作品資料和新聞稿件的是當年參展藝術家之一溫普林。1988年,溫普林成立了一個攝制組,準備拍一部叫“大地震”的影片,想記錄那個時代中國藝術界的震蕩。因此,從那一年開始,他就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地記錄中國當代藝術的進程,包括各種各樣的藝術事件、藝術家的生活方式、生存狀態,尤其是記錄當時被認為最前衛的行為藝術。因此非常了解當時那些藝術家的想法,實現得知了這7個行為的家華并作了拍攝的準備,才能在這7個行為發生之際無一漏網地全部拍攝下來,成為最寶貴的歷史文獻。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