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稱“畫家不是從畫院中產生的” |
| 吳冠中(右一)不久前對美協的批評引起過廣泛的關注。 |
|
昨天,88歲的吳冠中先生出現在國際俱樂部飯店,親手為自己的九卷本《吳冠中全集》新書揭禮,海內外的藝術批評家、學者和記者共聚一堂,就吳氏的創作及其在中國現當代藝術史上的地位進行了研討。
最全的吳冠中畫冊
九卷本的《吳冠中全集》歷時兩年零十個月才告編成,包括繪畫作品8卷和文集1卷,其中收錄的作品2048件,全面呈現出吳冠中先生各個時期的創作面貌,而文集中近百萬字的散文與隨筆則匯集了吳冠中先生的創作觀點、藝術理論,全面梳理和呈現了吳冠中的人生和藝術發展脈絡。這是湖南美術出版社第一次為健在的藝術家出版全集。湖南方面的負責人汪華指出,“經藝術家本人審定的畫集能保證入選作品的真實性,為研究者提供了可信的資料”。
這一選題剛提出就被納入湖南的重點文化出版工程,后又被列入了國家“十一五規劃”的出版項目,受到各方面關注。2006年10月,在58屆法蘭克福書展上成功輸出了《吳冠中全集》東南亞的英文版權,創下了湖南出版單種圖書輸出最高碼洋的歷史紀錄。
畫家不是從畫院中產生的
88歲高齡的吳冠中先生和夫人朱碧琴女士親自出席了昨天的“新書發布暨吳冠中藝術研討會”活動。吳先生在進行藝術實踐的同時,還積極進行理論探索,提出的形式與內容、“風箏不斷線”、“筆墨等于零”等都曾引起廣泛關注。前段時間他解散美協、畫院的言論也曾引起一片爭論,這次他并沒有詳談這個話題,只是堅持說美術、畫家不是從畫院中產生的。
清華大學教授袁運甫指出,吳先生的話都有特定的針對性,比如當年他提出“風箏不斷線”那是有歷史原因的,“在“85美術新潮”那個時候我們對西方的態度還沒有像我們今天看得那么清楚、冷靜,但是吳先生那個時候就已經看得很清楚了”。他指出,“吳先生的生命質量很高”,無論畫畫還是說話,“集中起來他的幾句話體現了他的主張,很精煉,他的話絕對把一切煩瑣的東西、多余的東西都取消了,剩下的是精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殷雙喜強調,“吳先生對中國藝術的貢獻在80年代尤為突出,可以說他是中國現代藝術的一個啟蒙人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