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工巧繪漫畫《圍城》
青工巧繪漫畫《圍城》
青工巧繪漫畫《圍城》
時間:2007-08-31 00:00:00 來源:
名家
>青工巧繪漫畫《圍城》
 |
在網上受到熱捧。他還計劃用三年時間把長征“畫”下來
去年5月開始,錢鐘書的巨著《圍城》漫畫版開始在網易博客連載,漫畫深得網友喜歡,一年里點擊率突破二萬人次。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漫畫的作者“楊的”,竟是一個電站的電工。
理想:改編現代名著第一人
“楊的”原名楊永興,是韶關市翁源縣躍進電站的一名工人。少年時楊就酷愛繪畫,為了能考上廣州美院,他在高中時參加了美術班,可是最終名落孫山,但工作之余,楊永興依然自學繪畫,并對朱德庸、蔡志忠等大師的漫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雙響炮》、《澀女郎》、《西游記》……在如饑似渴地從大師們的著作中吸取了養分之后,楊永興萌發了一個偉大的念頭——做漫畫改編現代名著的第一人。
讓楊永興要做第一人的另外一個理由,就是希望讓更多的孩子從日本漫畫中走出來。“中國人和中國文化有條件創造出原汁原味的中國漫畫。”楊永興告訴記者。
嘗試:《圍城》成了最佳選擇
目標確定后,楊永興開始四處物色腳本,《圍城》最終成為首選。“人生如圍城,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沖出來”,圍城思想是打動楊永興的重要原因:“這種無奈和痛苦不僅表現在愛情和婚姻中,人的一生一輩子都在圍城中苦苦掙扎。”另外一個讓楊永興選擇《圍城》的重要原因是“錢鐘書先生妙語連連,字字珠璣、幽默詼諧的文風筆法也非常適合漫畫改編”。
選中《圍城》后,楊永興開始精心構思漫畫形象,最勞神的無疑是男一號方鴻漸:“我給方鴻漸選擇了中分頭,這是我腦海中‘不進城,也不出城’的形象;方鴻漸的性格優柔寡斷、毫無原則,所以我把方鴻漸的臉畫成無菱角,橢圓形的臉;畫中他的眼睛被我畫成一字形,比較適合方鴻漸性格上的多面性。”在楊永興的畫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多達30多個,每個人物都形象迥異。
欣慰:兩年艱辛獲網友追捧
2005年4月16日,楊永興采用現代名著與四格漫畫相結合的形式開始了他的漫畫《圍城》的創作,無論白天晚上,一有時間他就沒日沒夜的讀書畫畫。為了能把圍城的精髓畫出來,他把《圍城》前前后后看了十多遍,到去年12月,一部包含了《油輪篇》、《相親篇》、《暗戰篇》、《西游篇》等六集共412個故事的大型漫畫《圍城》終于完工。今年5月27日,《油輪篇》開始上博客,之后以每兩天放一期的速度在網上連載。上月10日,該博客被推薦上了網易博客首頁。
“我看過《圍城》好幾遍了,沒想到這小說還能這么看。謝謝。看了您解讀的圍城覺得您對人物的把握很準哦,我會好好學習的。”網友“長滿青苔的井”如此評價漫畫《圍城》。
困境:改編權問題難以傳播
雖然受到網友們的追捧,但是楊永興也有他的困擾。因為涉及到改編權問題,漫畫《圍城》無法在報紙上發表,也不可能結集出書。“我不認識錢鐘書先生的家人,也找不到他們的電話,何況我每個月不足600元的收入也不允許我為了改編權的事情到處奔波。”當有網友提議把漫畫《圍城》出書時,楊永興這樣坦白道。
“聽說一個老紅軍在長征過程中用漫畫記錄了這段歷史,可惜不慎遺失了手稿。我下一步將畫長征,希望能幫老紅軍圓夢。”按照他的預計,漫畫長征將在三年內完成。楊永興說:“即使不能出書我也不會停止我的漫畫創作。”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