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用扳指價不菲
御用扳指價不菲
御用扳指價不菲
扳指雖小,但其身價卻不可小覷。扳指在古代叫 (音射),是射箭時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護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專用器物。后來, 的功能漸漸出現分化,有了實用功能和裝飾功能,且長期以來一直兩者并存。但隨著弓箭在戰場上的作用越來越小, 的實用功能變得越來越弱,裝飾功能逐漸增強。這種趨勢在清代滿族貴族階層中尤為明顯。同時, 也逐漸被比較口語化且通俗易懂的“扳指”一詞所取代,并且逐漸成為一種極為時髦的佩飾品,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漢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但皆喜佩戴。其質地亦由原來的皮革、犀角、駝骨等擴大至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等名貴材料,價格也扶搖直上。在晚清李保嘉所著的《官場現形記》第13回中,文七爺的一個翡翠扳指價格竟高達900兩銀子,真是令人瞠目結舌。
對于用來陳設和鑒賞的以珍貴材質尤其是玉制作的扳指,乾隆皇帝更是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投入了很高的熱情,使扳指這種原本是實用為主的日用物品走上了具有很高藝術趣味的大雅之堂。乾隆時期清宮扳指的制作量是很大的,其中絕大部分是由各地官員進貢的。從拍賣市場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凡是能創出高價的基本上都是乾隆時期的御用扳指。
一般來講,質地和紋飾都會影響扳指的價格。其中,御制詩紋的扳指無疑是最受到市場歡迎的,價格也相對較高。對于一般投資者來講,可以將關注焦點放到其他紋飾的扳指上。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