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名流請客送牡丹畫
國外名流請客送牡丹畫
國外名流請客送牡丹畫
近年來,在各次展覽及拍賣會上,洛陽女畫家謝麗萍的牡丹畫開始受到收藏界的關注。謝麗萍是洛陽龍門畫院院長,從她的藝術成就來看,她的牡丹畫已成為同行之中的精品。如今,她畫出的每一幅畫都會被人收藏。
收藏市場日漸關注
今年四月的一天,新加坡一名政界名流的夫人一次性購買了謝麗萍的牡丹小品多幅,贈送給參加他們夫婦金婚慶典的世界各地賓客。去年上半年,臺灣的一個古玩字畫收藏組織負責人專程到洛陽拜會謝麗萍,并當即高價收藏了她的一批畫作。據行內人士稱:謝麗萍的牡丹畫時下受到了收藏市場的特別關注。
藝術的造詣不是無源之水,謝麗萍對牡丹繪畫藝術精髓的領悟,來源于她特有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經歷。曾經有人這樣描述謝麗萍:“她祖籍湖南,既繼承了湘妹子所特有的美麗善良的一面,又有北方女性所特有的落落大方、真誠待人的做人風格,畫如其人,其人如畫。”因此許多朋友和同行送給了她“牡丹仙子”的雅號。
謝麗萍小時候很喜歡看小人書,經常臨摹書上的人物,這便是她最早的繪畫啟蒙。年齡稍長,她開始投師問友、悉心研磨、筆耕不掇。每年的花開時節,她就會早出晚歸,沉浸在牡丹的海洋里。年年畫牡丹,可她還是會經常呆呆地一朵朵地端詳著花自言自語:“太美了,該畫哪一朵呢?”寒來暑往,三十余載,有耕耘就有收獲,謝麗萍在牡丹繪畫技法上日趨成熟。
“牡丹仙子”畫如其人
謝麗萍的牡丹畫設色考究,既注重意境、情感和質感的表現,又追求沉著中的華美和斑斕。她畫的牡丹既可見靈性和華美,又不失工整與力度,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了牡丹的富貴和倔強。
意境上的獨到領悟,使她的作品清新脫俗,得到了各方人士的青睞,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國內外各界朋友慕名而至,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索求謝麗萍的作品。許多全國級乃至于世界級的畫展均點名要謝麗萍的畫參展。其中,她的國畫《醉春風》入選香港國際女藝術家作品展;《國色天香》入選北京國際女畫家作品展;國畫《花開時節動京城》入選臺灣國際書畫展。謝麗萍多次應邀到臺灣進行文化交流,并于2005年6月在臺灣成功舉辦個人畫展。2006年5月,她應邀到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新加坡總統納丹和夫人也前去參觀了畫展,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2006年12月謝麗萍應邀到臺北舉辦畫展。2007年7月,她再次被中原商會邀請到南非舉辦畫展參加文化交流活動。
成功秘訣是踏實
藝術上的造詣和生活中的積累,讓謝麗萍的牡丹作品逐漸走上了國際舞臺。2003年2月,謝麗萍隨洛陽市首屆文化藝術代表團到日本進行文化交流。由于她的牡丹作品具有濃重的個性色彩,畫面自然,構圖巧妙,筆觸流暢,剛柔相濟,舒展大氣,因此無論是到了岡山,還是到了奈良,所到之處好評如潮。
此后,一些日本、新加坡、美國的牡丹繪畫愛好者,紛紛慕名來到洛陽與她交流繪畫藝術,或者求得丹青墨寶。當友人問到謝麗萍在藝術上追求的最終夢想是什么?她用祥和練達的語言給出了答案:“我的夢想是要讓更多的人感悟牡丹的魅力,領略牡丹的風采。”
由于謝麗萍的成功,總有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慕名向她請教成功的秘訣。每當此時,她的回答很耐人尋味:“在功利主義盛行的市場經濟環境里,心態切勿過于浮躁,不要去想一夜成名,或者投機取巧。只要保持著平穩、平實的心態,追求心中的夢想,踏踏實實地去做總會有所成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