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學藝術
千萬別學藝術
千萬別學藝術
牽動著全英倫人們神經的A-level考試終于結束了,取得不錯成績的考生們也開始為進入大學而做準備了。出于關心或祝賀,親戚朋友們總會問:“選擇方向了嗎?打算讀哪一科呢?”如果你的回答是“藝術、藝術歷史”的話,那他們大多笑著說:“很好啊,畫畫不錯!”“噢,藝術修養是相當重要的。”但事實上,他們一轉頭,就哀嘆道:“那個傻孩子,干嗎選這一科啊?”
不知道是進步還是落后,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高等教育的目的逐漸功能化,學士學位也只不過是一張領取入職申請表的資格證。如果你想成為另一位達明安·赫斯特或是翠西·艾敏(兩人均為英國當代藝術的代表人物)而修讀藝術的話,那我建議你還是放棄為好,因為現在的教育體制下是很難出現那樣的天才的。
如果是幾年前,你可能會說:“管它呢,反正我就是要學藝術。”但現在的學費已漲到每年3000英鎊(約4.5萬元人民幣),也就是說,當你畢業踏出校門時,你已是一個欠下銀行兩萬英鎊(約30萬元人民幣)的窮光蛋了。聽完這些之后,恐怕你就無法輕易地選擇學藝術了。調查顯示,現在的大學生更多地選擇一些職業性學位,而藝術這些曲高和寡的學科則鮮有問津。當然,那是因為大部分藝術系畢業生的收入,通常比其他系的畢業生少得多。
盡管這些消息聽上去相當令人沮喪,然而事實就是如此,而且至少在這幾年內,是無法被改變的。但如果你惟一的志愿是成為藝術家,那當然不要放棄理想。總不能因為殘酷的現實,而選擇其他你并不感興趣的學科,浪費3年的光陰吧。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你讀大學的目的是為了一份好工作的話,那么你自然不希望工作后的工資僅僅夠還清學費,更不希望工作后的工資處于較低水平。如果你選擇藝術作為專業,那你真得做好思想準備了。因為世界上所有的雇主都是無情的剝削者,只愿支付你微薄的薪水,卻讓你竭盡全力工作。
所以,如果可能的話,我奉勸各位將要進入大學的年輕朋友們,還是不要選擇藝術為妙。你未來的雇主不會在意你對19世紀德國帝制的認識,也不會在意你的作畫風格如再生的畢加索一般。
所有雇主只會關注以下的品質,那就是:良好的溝通能力,過硬的IT技術,頭腦靈活,團體精神等等。你的學位也只不過是簡歷中的錦上添花,你來自哪個學校,比你來自哪個科系重要得多。這就是為什么一些沒啥能力的牛津、劍橋畢業生,最后能獲得好工作的緣故。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