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主義簡單愛
簡約主義簡單愛
簡約主義簡單愛
時間:2007-08-28 00:00:00 來源:信息時報
資訊
>簡約主義簡單愛
 |
在生活變得越來越復雜,超出你的想象和理解的時候,是否懷念過從前不名一文但依然快樂的時光?
沒有電視機也沒有其他的便利,穿的衣服也好,家具也好,都是家人按照最古老最樸素的方式制造,讓人好安心。
那些簡單生活的日子似乎一去不返了,但真的就沒有其他可能了嗎?
簡約主義也許并不等于簡單主義,但視覺藝術家、電腦科技專家、MIT媒體實驗室教授前田約翰在《簡單法則》中總結出的十條法則和三個要點依然值得我們參考:
十條法則
減少 達到簡單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用心割舍
組織 妥善組織能使復雜的系統顯得比較簡單
時間 節省時間會讓人感到簡單
學習 知識使一切變得更簡單
差異 簡單和復雜相輔相成
背景 簡單的周邊事物絕非無關緊要
感情 感情越多越好
信任 我們相信簡單
失敗 有些事物不可能簡單
單一 簡單是減少明顯的, 增加有意義的
三個要點
遠離 只要挪得遠遠的:多就會顯得少
開放 開放會簡化復雜
能源 少用,會得到更多
說到簡約主義,首先想到的就是艾未未在北京郊區的家。艾未未本人并不喜歡這個歸類或者稱號,他在給自己建造這所房子的時候,去除一切不必要的裝飾和間隔,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不被人歸進某某主義或者某某建筑風格里。水泥地和紅磚墻還不算過分,但是沒有屋頂,或者廁所沒有門也沒有墻,就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他對各種繁雜分類的厭惡已經到了類似潔癖的地步,然而在說起簡約主義下的建筑時,不能不提他的“空房子”。耗費了13萬塊磚、180噸水泥、7.5噸鋼筋、45方沙石、34塊預制板,外加別人退貨不要的木料,建造用了60天,刷墻40天,光是這組數據已經足夠壯觀。在省略了一切無關重要的依賴外,艾未未給人們呈現出一個顛覆傳統建筑美學的概念性房子,大氣、沉穩,樸素、空曠,站在其中人變得非常渺小,每一瞬間都被放大過的空間變得更細致。簡約主義并非必須一絲不茍一塵不染錙銖必較;艾未未的家為流于形式的簡約主義來了個大翻身:簡約主義,除了是對煩瑣工序和精致奢華的一種反抗外,更多的,是對自身需求的一個回應。
簡約主義是當代藝術的一個風潮,是建筑、音樂、美術、文學等方面的某個行為方式的總結,是豐盛生活之后的反思和節制,用很少的東西獲得快樂是一種樸素的理性的消費美學。委內瑞拉的建筑師奧瑟·安東尼奧卡寫到“現在對我來說,美麗的女人是樸素而自然的,能夠抵御時尚及化妝的誘惑。一個女人的美麗與人工裝飾無關,而是由她的精神和內心世界決定的”,反對裝飾(阿道夫·洛斯稱裝飾是一種罪惡),還原人物本來的面貌,因為“留白”本身就是美的一部分;強調實用性,反對鋪張、排場。簡約主義是符合現代人在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需求的一種提倡理性消費的生活新主張。
簡約主義@生活
奉行簡約主義的人在生活并非都是教條式生活,屋子里的裝潢和所有物品的顏色不超過兩種或者一塵不染光潔如新只會讓人感覺住在賓館而不是自己的家里。簡約主義和個體舒服度不應該是相對的,十八世紀發跡的巴洛克式繁雜得令人生畏的裝飾是一種極端,在回歸自然后簡約主義在對個體需求的考察后逐漸發展出一套平和的生活方式。無論從家居用品還是著裝品位來看,人們在生活日漸豐盛的今天,除了高質素的質量要求,在設計和款式上,簡潔有力或者低調樸素,都成為了他們突出的生活風格。
簡約主義并不是簡單主義,簡約主義是一種表達的方式,是在經歷了復雜的變化和復雜的創作制作等等活動以后選擇的方式,簡約之中包含大智慧。就家居產品設計來說,來自北歐的一眾設計師組成了簡約主義生活美學的一支大軍,喬治·簡森的生活雜貨或者卡爾特的椅子都是對浮華的顛覆。也許還可以這樣理解,一群人用最省錢的辦法制作生活用品,結果發現效果還不錯,于是發展出一種建立在節約和節制之上的風格。來自日本的Muji則是另一個平易近人的簡約主義先鋒,除了使用最簡單的設計和最天然環保的材料外,在顏色的選擇和搭配上也奉行低調的原則,簡單和優質是Muji吸引顧客的殺手锏。
 |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