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緣自語
心緣自語
心緣自語
文/王瑩
秋末人們忙碌著,整理好一年的收成,或是碼成排、或是堆成堆、或是囤成倉。人們把去掉糧籽的秸稈收羅到屋檐下以備冬雪的來臨。農人就是這樣年復一年地輪回著他們的生活,村東張家大娘昨夜“沒了”,村西李家媳婦今晨“生了”。
小時候的農村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這樣單純、有序。
高高的天上總有幾團棉花云無憂無慮地飄浮著。常有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男人,面帶詭異的神情,解下頭巾罩在雙方的手上摸索著什么(后來才知道,這是農人在進行著一種買賣方式),女人們穿著肥厚的棉褲、油膩的棉袖套,有聚有散地說笑著她們自己的故事。閑暇的冬天是聽不完的故事。有鄰村剛剛發生的事,有上輩人過去壯舉的演義,有漫無邊際的神話傳說。讓我著迷的總是天上的神、地下的鬼,還有能幫靈魂轉世的黑山羊;直到現在我還不敢正視羊類那哀怨的眼神。那些“大仙”“善鬼”時常在我的夢里出現——記得我兒時畫的第一幅畫就是三只眼的“馬王爺”。后來,許多憑空想象的作品,讓我的師長們視為涂鴉而遭責備。
許多年過去了,我成為通過嚴格學院造型訓練的專業畫家,反而常常為無從選擇造型而苦惱。為此,我用了數年的時間思考和尋找我曾經失去的精神家園。
時日還像童年一樣自然輪回,天空時常還有數團棉花去飄過,當我無暇顧及遠方故里人們的神色時,我發覺心里已經空空蕩蕩。是呀,我要從夢開始的地方尋起。陰陽風水、時令節氣、農桑耕織、飲食男女、生死輪回。敏感的性格總是讓我思索生命的神秘,秋天高原長長的投影總是讓我浮想聯翩。契力柯《一個秋天下午的迷》總讓我無緣地感傷。鳳凰涅槃是為了再生,回顧自己幾十年的藝術之路,忙忙碌碌,尋尋覓覓,不就是為了那個秋的“貯備”,冬的“悠閑”嗎?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