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白帝城青銅器保護修復完成
重慶白帝城青銅器保護修復完成
重慶白帝城青銅器保護修復完成
重慶市文物考古所日前圓滿完成白帝城青銅器保護修復工作。
重慶市文物考古所介紹,白帝城博物館所于2005年搶救性發掘出土了一批戰國、西漢時期的殘破青銅器,尚可分辨出錞于、熏爐、甬鐘、鼎、盤、鉦等器物。2006年,白帝城博物館委托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對這批青銅器進行保護修復。重慶市文物考古所按照專家制訂的修復方案,采用機械整形、玻璃鋼補配和焊接相結合的方法,對22件嚴重銹蝕、殘損的青銅器進行修復保護。日前,驗收合格后,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將修復后的青銅器移交給白帝城博物館。
考古專家表示,此次修復恢復了原本幾近遺失的多方面珍貴資料,為研究當時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參考。
白帝城位于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山上,因東漢末年公孫述在此筑城自稱“白帝”而得名,也是劉備討伐東吳兵敗后,臨終前向諸葛亮托孤之地。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在此留下大量詩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