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拍賣第三次高潮到來 杜絕假貨、假拍
藝術拍賣第三次高潮到來 杜絕假貨、假拍
藝術拍賣第三次高潮到來 杜絕假貨、假拍
中國內地文物與藝術品拍賣市場自1992年北京國際拍賣會以來已經走過了15個年頭。15年來,藝術品拍賣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從業者的艱辛努力,形成了當今比較繁榮的局面。
15年來,從業者汲取國際上藝術品拍賣的成功經驗,結合內地具體情況,努力繼承與創新,打造出適合本土藝
術品交流的創意產業,同時,文物藝術品拍賣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文化修養,培養了保護文物的意識。
到目前為止,內地市場已經經歷了兩次大的高潮。其中一次是1995年到1996年,主要表現是北京翰海拍賣公司實現了成交額首次突破億元。在此之后,2002年,《中國文物保護法》頒發,把文物藝術品正式作為商品寫入法律。從那年開始,文物商品價格一路攀升,直到2005年,出現了第二次高潮,主要表現是2005年一年中,全國實現56億元的成交總額,單價超過100萬元的拍品有900件,相當于1994年到2004年高價位拍品數量的總合。
現階段,中國藝術品正處于平穩發展期,成交額逐年遞增,高價位精品層出不窮。由于文物的不可再生性,決定了文物拍賣市場泡沫極小,同時也不易出現低谷。在良好的局勢下,各拍賣公司在征集拍品的過程中應嚴格自律,杜絕假貨、假拍,維護良好信譽;藝術品評估鑒定領域也應謹防造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藝術品拍賣的第三次高潮。
名家檔案:趙榆,中國文物學會民間收藏委員會副會長、原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著名文物鑒定專家、文物藝術品市場評論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