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十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 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北京每十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 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北京每十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 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截至七月底,經北京市文物局審批注冊登記的博物館已達一百四十多座,北京平均每十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已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是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舒小峰十四日在此間舉行的博物館行業上半年工作會議上透露的。
北京僅今年就新建博物館七座,新館注冊數量為歷年之最,這些博物館包括李大釗故居、
科舉匾額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歷代帝王廟、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等。舒小峰表示,北京十年間新建博物館四十余座,平均每年建新館三到五座,北京不僅成為中國各城市博物館數量最多的城市,也是博物館數量增長最快的城市。
最明顯的特點是,民辦博物館已成為北京新開放博物館的主要組成部分,民辦企業和個人建立民間博物館熱情空前高漲,僅今年上半年就注冊了具有北京特色的胡同張老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等,目前民辦博物館登記在冊的總數達到了二三十家。
舒小峰稱,這意味著北京民間收藏的觀念發生了巨大改變,收藏者已不能滿足于個人欣賞和收藏,力求將個人藏品展示給更多的公眾。據悉,按照人文奧運的標準,北京計劃每年撥款一點五億元人民幣保護文物和新建博物館。
舒小峰說,具有行業特點的博物館建設快速增長,像郵政郵票、通信電信、鈔票硬幣等博物館專業性強,頗受觀眾喜愛。同時,北京幾家老字號正在醞釀建設博物館事宜,已試開放的北京稅務博物館正在申報當中。他同時表示,北京博物館還存在分布不均,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