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佳士得
對話佳士得
對話佳士得
佳士得國際(CHRISTIE’S)2007年上半年拍賣數據顯示,前6個月佳士得創下了全球32.5億美元的總成交額,較2006年同期上升了45%,刷新了全球藝術市場半年總成交額的紀錄,佳士得國際行政總裁Edward Dolman表示這個成績印證了全球藝術市場蓬勃發展的現狀。作為國際藝術市場發展的風向標,佳士得在全球拍賣市場創造的數字反映出國際藝術市場發展的哪些新動向?給中國藝術市場的發展又帶來怎樣的啟示?
“當代藝術”
首超現代藝術
北京商報:從佳士得2007年上半年全球拍賣的成績來看,全球藝術品市場發展的情況如何?
翁曉惠:上半年佳士得國際全球五大項目的總成交額32.5億美元,是國際藝術市場有史以來最高的半年總成交額,在佳士得各地的拍賣會上,成交價超過100萬美元的有300多件藝術品,這樣的成績反映出全球藝術市場繼續走強的一個現狀。
另外,從全球5個項目的對比來看,成交額最大的是“戰后及當代藝術”9.14億美元,這也是近幾年來“戰后及當代藝術”首次超過“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從上半年拍品破紀錄的情況來看也是這樣,成交價前五名的藝術品中“戰后及當代藝術”占了4個。通過這些數字和排名,我們就可以看出世界藝術品收藏的一個趨向, “當代藝術和戰后藝術”已經成為國際藝術市場上最熱門的部分。
亞洲市場
青睞中國藝術
北京商報:佳士得行政總裁Edward Dolman曾表示將繼續在北京、上海、莫斯科等發展迅速的市場上積極拓展業務。這種拓展基于什么樣的認識?
翁曉惠:亞洲部分一直是公司非常看好和期待的,今年的成交額2.93億美元占全球總成交額的10%左右。亞洲藝術大部分的收藏以中國、印度等幾個國家的個人收藏為主,對佳士得來說亞洲是未來10年發展的重點板塊。我們可以看到未來10年整個國際的經濟趨向,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國家會成為未來經濟的主力,隨著這些國家經濟的發展,從全球來講亞洲藝術品市場會占到非常重要的比例。
而在整個亞洲藝術品里面,中國宮廷藝術、瓷器雜項、古畫、中國近代畫、20世紀的中國油畫等等占90%以上的比例,中國的藝術品占很大的一個比例。因此,從商業方面衡量中國是我們非常重視的部分,近幾年一直在大力支持和拓展中國區的業務。
“印象派”
試水內地市場
北京商報:針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佳士得下一步的動作是什么?
翁曉惠:2006年開始我們就在中國進行了印象派作品的展覽,但是規模很小。今年9月,佳士得會帶一批重要的印象派作品在北京舉行兩天的展覽。我們希望通過印象派的展覽,培養內地藏家的興趣。經過二三十年,印象派藝術品的價值增長了幾十倍,對收藏家來講有很好的投資回報率。
中國拍賣市場才開始十幾年,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成長,更多的人進入這個市場后,國內的收藏家會帶動所有的中國藝術品進入另一個高峰,再下面一個層次會對西方藝術品感興趣。現在香港地區、臺灣地區的一些收藏家已經開始進行印象派藝術品的收藏了,很自然的一個現象,內地的收藏家也會慢慢開始收藏這方面的東西。
中國市場
整體上升
北京商報:請您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進行一下分析和預測?
翁曉惠: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整體上還是成長、上升的趨勢,中國的瓷器幾十年來一直很穩定的成長,每年的增長都維持在一定的比例;中國的近代書畫,在經過攀高、下跌后,今年開始回暖。不過從成長的比例來講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成長速度無疑是最快的,幾年翻了10倍。
我們還要注意的是,上面是以具體的項目角度去考量。那么以更細的部分分析和衡量,創造天價的肯定是精品。比如張大千的作品并非每幅畫都會成長那么快,精品的東西(價格)永遠會成長,永遠是貴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