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清唱 素心可和
斯人清唱 素心可和
斯人清唱 素心可和
時間:2007-08-09 00:00:00 來源:
名家
>斯人清唱 素心可和
(著名書畫評論家)張小酩
屢聞家兄張秀嶺念及一書道摯友,與其雖無一面之交,卻有攜手數載之懷。每云如何如何,頗誘我羨之亦妒之。惟知之甚少,即癢生于心,閱其全神之欲,亦攢聚于心。家兄又云是友出于曹寶麟先生門下,更有向往意。曹先生風采,我曾于九五歲末六屆中青展上有幸問道于先生,仰觀先生人品、藝格之高。既從曹先生誨,當是不同凡響。故抱一廂之情,將其視為己友。是友者,安徽邵鑫君也。歲在五月,同家兄到金陵觀二屆性靈派書展,讀罷但覺“佳作有也,性靈渺渺”,與稱不齊。乃有西至淝水之湄尋邵鑫君之心,誠可謂“性靈”之游矣。
勞頓些許,欣欣意不減毫厘。與邵鑫君相見時,暑熱不覺,客套隱跡,直見性情,爽爽然如沐涼風。相對暢談,舉杯歡言。或家居瑣事,或書藝學疑,或品酒,或識人,不亦樂乎!千里之遠忽作面見,幾無針隙之隔。此一感覺,自與邵鑫君別后,直教我多費思量,何以如此?我訝然、嘆然。
且不云邵鑫君治書畫之勤而真,君性不善言辭,而有剛毅木訥之仁,乃悟家兄叨念因由。歸后,遍尋邵鑫君文字,閱后儼然懷抱敬佩,更生慚愧;君是我益友,更為良師。邵鑫君于藝早有斐然之績,無須贅言;為他人作嫁衣忙碌而歡樂,各得其所,且處處芬芳,足見情真、學功、好思、善養,無一廢焉。邵鑫君書法,全無追隨時風之象,不逞才使氣。置于當下花哨獵奇之境,似是失色幾分,然若審讀細品,則有漸入佳境之喜悅,如桃源之行。邵鑫君兼習諸體,尤長于行隸。其行書出自米意,率真,簡凈,沉穩,靜雅,又融進曹寶麟先生勁健古樸格調,時而稍加晉人清逸趣味。其良苦用心,實非粗覽即得。隸書取法質樸、強勁、一路,線條間小露情性,去刻意,不澀不滑,蘊藉幽深。品邵鑫君書,仿佛美食道,味沖者,來易去也易;味淡者,緩緩來漸漸濃又揮之不去。此理與知人一也,邵鑫君素心為友,書如其人,赤子襟懷,味淡至極,似趨大音稀聲之境。邵鑫君生性真純,亦以書意掃丹青,故里六安有情山水,傍室素樸花木,造于紙帛以遣閑散意,別是生意可捉,暢懷游神,又何需言表之強!
自皖歸魯后,耽思于邵鑫君人神、書藝,窺其與古相會之尚,明其素心見世,乃是糾偏失,補不足,求進取。書法藝術以簡而至不可再簡形態,抒寫生命本色,書家即是生命完美之“追日者”。邵鑫君詩文書畫皆能,學養深博,盼望君常擲驚喜砸痛我輩。遙念邵鑫君,耳畔“清唱”依依,興逼手涂得七絕一贈之:斯人清唱隨人和,筆墨丹青自有神。雨過臨湖堂內靜,猶聽月色共書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