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玉良:中國藝術界需要震撼
關玉良:中國藝術界需要震撼
關玉良:中國藝術界需要震撼
奧運藝術巡展進入倒計時
在北京西郊一間寬大的畫室里,一群色彩艷麗、憨態可掬的雕塑娃娃或坐或站,姿態各異,臉孔卻是抽象的,沒有鼻子耳朵眼睛,只有嘴巴傳神地表達著情緒,有的在怒吼,有的在大笑,有的狡黠,有的質樸。共同的特點是光頭、胖乎乎和身上充滿民族風情的艷麗花朵圖案,透出一種原始、野性、雄健、蓬勃的生命力。
這組30多種姿態、56種色彩的娃娃是畫室的主人、北京奧組委唯一指定進行奧運藝術巡展的藝術家關玉良獻給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及殘奧會的一組陶藝雕塑作品,也是“國色氣韻盛世和愛—關玉良奧運藝術作品巡回展”的主角,關玉良稱她為“國娃”。藝術家沒有選擇速度與力量這些對抗性的現代體育視覺符號來直接表達,而是借助豐腴的肢體、艷麗的圖案、機靈活潑的神情來傳達對健康與快樂的追求,對生命的依戀、贊美和尊敬。
“這組娃娃是最當代,也是最傳統的。奧運精神最本初的含義不是競技,而是強身健體,是倡導一種生命力量的展示和張揚。同時奧運文化又是一種大眾文化,必須是通俗易懂的。而娃娃是最具有活力的生命形態,我選擇了牡丹等色澤鮮艷圖案,因為這是一種最傳統的符號,我想用最傳統、最本原、最民族的方式來詮釋最當代的內涵。”關玉良微笑著說。
有人說關玉良是中國的畢加索,有人說關玉良是世界“新藝術”的探索者和苦行僧,也有人說他是行蹤神秘、性格古怪的狂人。關玉良說,這些說法都只是大家對我方便快捷的解讀,我第一是個作者,第二是大學老師,第三,一直是個追求自由的人。2005年,厚積薄發的關玉良推出《神域世界——關玉良藝術國際巡回大展》,在國內外藝術界轟動一時。這時候,他提出了自己的奧運藝術創作構思,以體育為題材,運用各種藝術門類和材料如壁畫、水墨、重彩、雕塑等制作幾百件藝術作品,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展出。在關玉良看來,奧運會不僅是一次中華民族釋放自己熱情的機會,也是東方文化饋贈世界的一次機會,駕馭好這樣的機會,將會提升中華民族藝術在世界藝術領域的影響力。
這次關玉良奧運藝術作品巡展將從今年9月開始在北京首展,隨后在深圳、上海等城市和地區巡回展出。展出的300多件展品,除了“國娃”,還包括陶藝、中國水墨畫和油畫等作品。關玉良有些激動地說:“國人們對民族藝術和藝術家不自信,這就更需要藝術家拿出使國際轟動的作品,我們的時代需要文化英雄,中國藝術界需要震撼。”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