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新聞為“學”的人
倡導新聞為“學”的人
倡導新聞為“學”的人
《新聞學綱要》出版于1930年10月20日,由徐寶璜著、黃天鵬編纂、上海聯合書店出版。《新聞學綱要》是徐寶璜37歲仙逝后,其友人懷念故友為新聞學所做杰出貢獻而出的。家藏《新聞學綱要》為初版,總印數為1500冊。書的扉頁有徐寶璜遺像、徐寶璜手書信箋的影印件,及黃天鵬寫于中華民國十九年八月(1930年8月)的序。
徐寶璜先生曾留學美國,辛亥革命后歸國,在北大執教,兼做《晨報》主筆。當時新聞學尚未引起人們的注意,而他卻極力提倡,終于民國七年在北大設新聞學研究會,并增設新聞學為選修科,開啟了我國新聞教育的先河。他還根據自己的研究與經驗,著《新聞學》一書。蔡元培先生將此書推為新聞學破天荒的著述。幾年之后,北京平民大學成立,新聞學系被列為三大學系之一,由徐寶璜主管。
徐寶璜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倡新聞學。在上個世紀初,新聞記者在社會上被認為是無聊的文人,報紙也被看作是消遣的讀品。而徐寶璜眾醉獨醒,大聲疾呼,以改造新聞事業為己任。于是,人們開始知道新聞事業的價值,也明白了新聞記者乃高尚的職業。這種轉變,不能不說是他大力倡導的結果。
徐寶璜,字伯軒,江西九江人。北京大學畢業后,他考取官費留學生,在美國密歇根大學攻讀新聞專業。1916年回國。1918年與蔡元培等發起成立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被推為副會長、新聞學導師和會刊《新聞周刊》編輯主任,并代會長蔡元培主持研究會的日常工作,定期為會員講授新聞學基本知識。1920年起,他先后在民國大學、朝陽大學、中國大學、平民大學等校教授新聞、經濟等方面課程, 并擔任平民大學新聞系主任。1926年3月, 徐寶璜以發表激烈言論觸怒皖系軍閥,被北京當局列入緝捕名單。他是最先在國內開設新聞學課程的大學教授,所著的《新聞學綱要》是我國最早新聞學著作之一。他是民國初年著名新聞學家和教育家。當時的新聞界稱他為“新聞學教育第一位大師,新聞學界最初的開山祖。”
徐寶璜先生在這本書中系統地論述了包括新聞理論、新聞業務和新聞事業的經營管理等新聞學觀點。他界定了新聞的定義。著名新聞學家邵飄萍在當時《京報》上評價為:“無此書,人且不知新聞為學,新聞要學。”
青年毛澤東來北京之前,就喜歡讀報,對人生問題喜作哲學的思考。因此一進北大,他就參加了“新聞研究會”、“哲學研究會”,受到了新聞、哲學兩門學科的專業教育。爾后他們把講演的內容編纂出版,就是我國第一部新聞學著作。毛澤東曾獲研究會的“聽講半年證書”。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