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魚骨風情
墨魚骨風情
墨魚骨風情
一次,筆者在明代著名書畫家黃道周的故鄉福建東山島旅游,中午吃飯時,同行的一位當地藝術家如獲至寶地把店主拋棄一隅的零散墨魚骨統統裝入行囊。筆者見他把黑不溜秋的東西當作寶貝裝進塑料袋,以為他是喝醉酒還嘲笑他一陣。沒想到過了一段時日,筆者陪外地記者采訪這位藝術家。言及雕刻藝術話題,他捧出一幅裝幀在鏡框里的《雙貓戲蝶》,讓我們猜是什么材料雕刻的。“泡沫板?”“象牙骨?”都錯了!原來,那行云流水的書法、栩栩如生的畫面,無一不是用墨魚骨雕刻的。這種墨魚骨雕潔白度高,立體感強,裝飾性佳,顯得奇異珍貴,素有海島"藝苑奇葩"之美稱,是收藏愛好者熱衷收藏的海韻藝術品。
墨魚骨雕作品雖然沒有象牙雕那么貴重,但是它潔白高雅,卻為象牙雕所不及。墨魚骨本身因有花紋,雕出來的成品,如花鳥蟲魚、崇山峻嶺,質感較強,惹人喜愛。墨魚骨雕有平面浮雕,也有立體雕。作品題材廣泛,舉凡人物、動物、植物、山水等等都可入雕。
墨魚骨在雕刻前,要先用淡水浸泡,待咸腥味和黑煙全部消失后,撈起曬干,即可雕刻。說起這門藝術,可謂看易實難,凡中見奇。由于墨魚骨質地松脆,容易斷裂,所以,在雕刻時要做到胸有成竹,而且特別細心。雕刻前要先剔除一層堅硬薄殼。運用多種特制的,刀口1厘米左右的微型刀具,如匙刀、弧勺刀、小鐮刀等小心翼翼進行雕刻。
雕出的作品,要經過化合處理,漂白,曬干,再用透明膠水浸透,質地就比較堅硬了。對畫面大且繁雜的部分要作拼接組合,然后用白脂膠粘牢再鑲入玻璃框中。色白如雪的墨魚骨紋理自然,雕刻的羽毛、花瓣等能反映出很強的質感,這是其他材料難以達到的藝術效果,真正是一幅立體的畫。
也許受到墨魚骨雕的啟示,有些藝人巧妙采用其他大魚骨(刺)以形擬物,以勢造型,因材施藝,例如用一整條魚骨巧構一串鞭炮、一椏樹枝等。墨魚骨雕一般不上色,保持自然美感,可謂名副其實的“天然去雕飾”。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