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漁民深海網起珍稀金絲柳
汕頭漁民深海網起珍稀金絲柳
汕頭漁民深海網起珍稀金絲柳
時間:2007-08-02 00:00:00 來源:廣州日報
收藏
>汕頭漁民深海網起珍稀金絲柳
深海網起珍稀金絲柳
當漁民收起撒下的漁網,發現里頭只有幾截樹枝,你可以想象,這該是多么懊惱的一件事。但昨日,遠海里撈回來的兩截總長約1米、粗不過小孩胳膊的斷“木頭”,卻賣出了白銀都比不上的高價。
在粵東南澳縣一家干品店里,記者看到了剛從漁民手中買來的寶貝“木頭”。眼前這兩截從海底撈上來的“木頭”,咋一看跟陸地上生長的普通樹枝外形差不多,表皮呈現出生姜般的金黃色,質地堅硬。從折斷的截面看去,又能看到如濃茶一般的黃色。
有知情者告訴記者,這兩截寶貝是漁民在深海作業時被網到的,剛開始時,漁網好像是網到小塊礁石,十分沉重,漁民加大了馬力才將網拖起,出水的是兩節金黃的枝條。
經行家鑒定,這是被譽為“海底神木”海柳中的極品——金絲柳。一般普通的海柳是養不大的“千金”,每年才長高5毫米,而金絲柳對生長環境要求更高,大都生長在水流較急、200米以上的深海,以吸盤緊固在海底礁石林間。生長緩慢,加之采伐不易,使金絲柳難得一見,漁民偶有網獲也都是細如筷子的枝條,如此粗大的金絲柳實屬罕見。
經測,昨日打撈上岸的該枝金絲柳長達1.02米,被折成兩截,一截長65厘米、一截長37厘米,最大直徑5.5厘米,總重1233克。
據店主介紹,目前,市場上未經加工過的金絲柳一克價格在30元~35元之間。而最新的國際市場白銀價格,也不過每克3元多。
小知識
據有關資料介紹:海柳,人稱“海底化石”及“海底神木”,形如樹木,但卻是一種地道的海洋動物,屬腔腸動物,系珊瑚中的一種。海柳有很強的吸附作用,且具有變色及“晴雨表”功能,當風雨來臨之前,海柳制品光亮的表面層會變成暗淡乏光,手摸有潮濕感,天氣轉晴又恢復如初。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