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門紀念館擴建工程雕塑群基本完成
江東門紀念館擴建工程雕塑群基本完成
江東門紀念館擴建工程雕塑群基本完成
“遇難同胞倒地后死不瞑目;幸生的出家人用顫抖的手指,為遇難同胞抹上雙眼……”昨天,中國雕塑院院長、南京大學教授吳為山在毗盧寺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雕塑群選模時,特地透露了壓軸雕塑——“安魂”的設計構思。據介紹,雕塑群目前已基本完成,將于12月13日與市民見面。
“毗盧寺一行,是專程為‘安魂’選模。”吳為山與僧人一一交流后,為每一名僧人拍照,進行人像比較。當毗盧寺方丈傳義大和尚帶領吳為山來到毗盧寺東廂房邊,參觀“侵華日軍屠城罪證照片秘藏遺址”紀念碑時,中年僧人定山法師正在擦拭紀念碑,這一幕激起吳為山的創作靈感。他請定山法師彎腰側身,再從不同角度拍攝上百張照片后,最終選定定山法師為“安魂”雕塑中的僧人模特。
吳為山介紹,作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的一部分,他創作的雕塑群已經基本成形。在紀念館邊,是以大屠殺埋尸遺址的白骨痕跡鑄造成一條“白骨路”;在紀念館入口處,是劈成兩塊12米高的三角形造型,刻以吶喊浮雕,寓意無數亡靈的掙扎與反抗;進入紀念館,迎面是名為“家破人亡”的11米高雕像,一個被侮辱過的母親橫抱著被殺死的孩子,向著蒼天呼號;在“家破人亡”后,是一群略大于真人的逃難者群像,其中有趴在母親尸體上吸吮乳汁時被凍死的小孩,有遭受凌辱的少女投井的瞬間,有一對情侶臨死前掙扎著爬向對方的一幕……
據悉,吳為山教授是受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之邀,于2006年開始創作這一組雕像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