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把一幅畫畫壞
我們需要把一幅畫畫壞
我們需要把一幅畫畫壞
時間:2007-08-02 00:00:00 來源:
名家
>我們需要把一幅畫畫壞
——寫在高健的畫冊前
楊重光
近來,我常把“胸有成竹”,這個詞與當代藝術中的創造與偶發性作些聯想。想到中國優秀的傳統藝術發展,綿延至今,大多情況下,只是被照搬和復制,中國畫家們在創作前已經做了胸有成竹的準備。現實生活中的“胸有成竹”和藝術創造完全是兩碼事。“胸有成竹”終于成了藝術創造的反面教材,它是藝術教育所造成的一種無可挽回的悲劇。
我的年輕朋友高健,和我有過許多關于藝術“想象與創造”的話題,他一直在思考和努力著。在藝術方面,他的敏感和悟性十分可貴。他對東方詩意美的表現和理解,又是十分嫻熟和細膩的。“拙”、“丑”、“笨”和“簡單”是大家共同追求的。我常說,當我們在作畫的右手已太過熟練時,要立即嘗試用左手,甚至用腳趾來作畫。因為藝術是用心,而不是僅僅是用手。“手”充其量只能表達技術。
我近來反復在琢磨一件事:我們比較容易把一幅畫畫美、畫好,但我們很難把一幅畫畫“笨”,畫“拙”,畫“丑”,甚至畫“壞”。因為所謂的“美”是為大家千百年來已接受的標準和樣式。這種“美”常常是機械的、世襲的、不假思索和容易得到的。而真正創造意義的美是靈魂之美,它是不拘形式,不拘小節。它幾乎是一種自天而降,無法預料和設計的美。它深藏于自然與生命的核心之中。因此,我喜歡這句話:如何把一幅畫畫“壞”,而不是畫“美”,畫“好”,這是耐人尋味的。我想,高健定能沖出重圍和世俗的牢籠,定能找到屬于他的別一種特有的藝術感覺。
高健近期的作品,依稀透露出他在藝術里的苦痛和艱難摸索的痕印——一個在夢和詩中營造的山水,和他諳熟的文人畫中所表達的簡約之美。為了更高更遠,我們必須忍痛割愛,放棄眼前利益和習慣的“美”。努力把一幅畫畫“壞”、很“壞”……因為它是通向自由與創造的開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