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信坤:創造出另一個“姚明神話”
吳信坤:創造出另一個“姚明神話”
吳信坤:創造出另一個“姚明神話”
許多在國內婦孺皆知的事物,一出國門知名度就急降,比如茅臺酒,再如孔子。這反映中國文化的外向傳播遠遠不夠。跨文化的傳播風險極大,但如果永遠滿足于內向自給自足的傳播,文化不出門,我們傳統中優秀的東西,很容易被國際化語境清零,出現學者們悲嘆的“失語”。友人張頤武痛惜一千個孔子比不上一個姚明或章子怡,可能也是受到了類似的刺激。
年屆五旬的吳信坤,去了美國20年。他把華人的堅忍、聰慧、神采,進行了輸出,讓美國人領略了中國文化,讓中國文化滲入到主流社會;同時又把學自西方卻被西方輕視的寫實傳統,返銷去了西方。20年間,他以作品折服觀眾和客戶,為許多名流、政要完成了數百件雕塑。許多享譽國際雕塑界的當地雕塑大師,恐終身與城市空間無緣而不惜自費提供城雕作品,卻往往無功可居、乏善可陳。吳信坤竟能在美國建造數十件城市雕塑,不啻為藝術版的“姚明神話”。
吳信坤光榮,會讓每一個中國雕塑家也光榮,更讓每一個中國人備感光榮。正是吳信坤這一類的成就,在改變并重樹著西方人對華人的全新的集體印象。
1978年,吳信坤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恢復高考后全國第一屆研究生,有幸成為廣州美院潘鶴大師兩個學生中的一員。1981年,政府組織了第一次雕塑招標——珠海烈士陵園內一組紀念“1919年葉劍英所在教導團所經歷的國內戰爭”的大型浮雕眾多雕塑家投標,剛剛研究生畢業的吳信坤一舉中標,他的設計圖成為當時團體創作的基礎。
1988年底,他被邀請到美國堪薩斯州大學任客席教授。1990年,他參與競爭為密蘇里州聯邦法院創作“美國立法200周年紀念碑”,并且中標——外形為一把大劍,50雙不同年齡、不同種族、不同動態的手,代表50個州一致擁護美國基本法,劍的把手刻制立法的內容。立法200周年紀念委員會主席、國家聯邦法官道門連旗夫說:“吳信坤先生作品能對美國法律進行如此的表達,使我很受感動。”
之后,吳信坤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及畫廊。他特別感興趣的是美國歷史偉人和現代名人塑像及紀念碑、紀念像的創作——對于一個外國雕塑家來說,這是一個很難打進的領域,然而,他的作品卻進入很多大型的國家級博物館、體育館、名人館和畫廊,其中包括:籃球教練之父霍格阿奧聯3米銅像;全美黑人棒球博物館的12個全身銅像;美國搖滾巨星保底德里全身銅像;七次世界中長跑冠軍、現美國國會議員詹姆烏拉因銅像……其中為現代棒球巨星喬治布萊德所造的全身像,是在全美選出的10個雕塑家的角逐中脫穎而出一舉中標的。他的作品“馬利維特路易斯”(美國歷史上的偉人,第一個西部探險傳奇人物)1999年被選入白宮展覽,他也因此受到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及夫人邀請前往白宮。此作品現被美國最大的博物館——華盛頓的史密桑林國家博物館所收藏。他的作品和事跡多次被美國重要媒體報道。
潘鶴先生評價說,吳信坤的作品體現著多樣化的手法:形態上的真實描寫,有些細部甚至是超寫實主義的表現,但又與裝飾性甚至是抽象的形體結合在一起,這種沖破傳統“寫實主義”的界限,追求新時代文化理念,把“形”與“意”合為一體的寫實,是吳信坤的“新時代寫實主義”的一大特征。
吳信坤的雕塑創作,從構思、小稿、放大及金屬化加工到最后成品著色,每個環節無不親力親為,他在現代藝術趨向尋求合作分工的慣例中,珍藏著自我的初衷、己見和風格,把句號劃在了臻至完美的最后一刻。他的古典美女人物組雕,很沉浸很文化地表現了一種書香的美。一個個耳聞于傳說的古代人物不滿足于僅作繪畫形象,而活色生香地變成了雕塑形象。傳統就這樣被他激活,復活的傳統沒有銹跡倒是多了一些優雅。吳信坤還偏愛表現體育人物,顯示他崇尚陽光、健康、活力。他塑造的人物一般充滿親和感,間或還有幽默感。雕塑的崇高與莊嚴被一尊尊可親的鄰家人物形象所消解。
吳信坤的成功,見證著某種本原藝術的生命。他最可貴之處還在于把藝術的優良品質附麗于國際化。雕塑很古老,而表面著色卻屬很前沿的作業,他潛心20年,深入西方審美價值評判的哲學與科學秘境,終于掌握了一套世界領先的青銅著色技術,打破了傳統簡單的褐色,其濃烈的現代文化感,使他的作品精致而又高貴,美麗而又獨特。有時候,你甚至能看到兩件同一造型的雕塑,出現各呈韻致的表面品相。青銅著色技術被吳信坤無償引進中國,使中國雕塑整體狀況極大地接近了國際化領先水平。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