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久遠,票面已泛黃的軍郵,從抗日烽火中走出的“中正式”指北針、望遠鏡,六五式手搖電話機、五八式手搖發電機、防毒面具、報廢地雷殼,早已退役的我國軍隊用領花、徽章、軍裝、軍用手表……這些彌漫著粗獷氣息的軍用品,如今已成為收藏家的目標。
值得收藏的徽章
勛章是代表功勛、榮譽、職業的徽章。頒發獎章、勛章是軍隊的一項重要獎勵制度。我軍頒發獎章始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3年、1934年“八一”建軍節,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曾先后兩次頒發過一、二、三等紅星獎章。后來因紅軍長征,形勢發生了變化,紅星獎章沒再繼續頒發。
除了全軍性的紅星獎章,紅軍各部隊還頒發過一些獎章,以獎勵作戰有功的紅軍指戰員。如紅二方面軍“特級優勝獎章”、紅四方面軍三十軍“戰士獎章”、紅四軍第三縱隊獎章、紅軍等十七師“英勇的模范獎章”等。此外,土地革命時期,紅軍還頒發過多種紀念章,以紀念某一重大戰役、事件。1928年頒發的“北伐成功退伍紀念章”是我軍建軍后頒發的第一枚紀念章。
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各戰區部隊分別頒發過數百種獎章和紀念章。“八一”勛章和“八一”獎章,是授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革命戰爭有功人員;獨立自由勛章和獨立自由獎章,是授予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戰爭有功人員;解放勛章和解放獎章,授予在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戰爭有功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新中國的各個時期,各軍區各部隊先后都頒發過多種紀念章。如開國大典閱兵部隊“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章”(1949年),華東軍區“建軍紀念章”(1950年),華東軍區暨第三野戰軍“第一屆英模大會紀念章”(1951年),西南軍區頒發了“解放西藏紀念章”(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斗英雄代表會議紀念章”(1952年)等等。
說起我軍的紀念章,應特別提到兩個頒發紀念章數量最多的特殊時期,一次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一次是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自衛還擊作戰期間。
 |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中,曾建立過許多革命根據地,也發行過貨幣,其中主要是紙幣,也有少量的銀幣、銅幣和布幣。中央蘇區發行的“銅元票”、東北民眾自衛鈔票、長征路上發行的鈔票、邊幣等,如今已成為珍貴的革命文物。
1933年,徐向前領導的紅四軍團進入川北,在川北軍政中心通江縣城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陜省工農銀行,并在此地建立了造幣廠。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戰略轉移,貨幣即停止發行。在這兩年間該銀行曾發行過多種銅幣券、銀元券,還有銅幣和銀幣。其中有一種1元銀幣,可稱紅軍時期鑄造硬幣的代表作,現在它已成為收藏愛好者渴求的收藏珍品。
錢幣是國家的“名片”,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愿把自己的光榮歷史“寫”在這張“名片”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軍事家們也多次在世界硬幣上出現過。1993年中國發行了杰出歷史人物第十組紀念幣,其中的金幣幣面上有毛澤東,3枚銀幣則分別是朱德、劉少奇、周恩來。
我國從1984年開始發行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紀念金銀幣,其中軍事將領、軍事家、軍事人物就包括:秦始皇、孫武、陳勝和吳廣、劉邦、岳飛、成吉思汗、忽必烈、朱元璋、李自成、康熙、林則徐、花木蘭等。這些硬幣設計構思巧妙,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很好地反映了人物的歷史背景,自身性格特點,是很有價值的收藏品與藝術品。
為了紀念武器裝備對戰爭的影響,我國也發行了軍事裝備紀念幣。如為了紀念航空工業45周年曾發行過兩枚紀念銀幣,兩圖案分別是殲教五與殲八飛機。楊利偉乘“神五”邀游太空,我國發行了以載人航天為題材的紀念幣等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