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給“藝考熱”降降溫了
該給“藝考熱”降降溫了
該給“藝考熱”降降溫了
日前,南京市寧海中學分校美術班初中部招收20個學生,竟引來1200人競爭,錄取比例達到60︰1。近幾年,該校美術班招生每年只招20個學生,而前來報名的人數卻一年比一年多:2004年,只有兩三百人參加考試,2005年有四五百人參加考試,2006年為800多人,今年則突破1000人。同樣,該校高中部美術班招生也很火爆,招生160人,共有600多人前來競爭。
近年來高考藝考熱“溫度”一升再升。據有關部門統計:南京市2004年報考藝術類專業人數為3300多人,2005年為5180多人,2006年為7100多人,今年更多。
藝考熱從“高考”觸及到了“中考”,甚至“初招”。藝考大軍異軍突起,考生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專家表示:藝考熱已趨白熱化,該降降溫了。
考生、家長把學習藝術當高考捷徑
近年來,江蘇藝術類考生高考錄取率只有15%左右,遠低于普通類高考70%左右的錄取率。那為何還有這么多學生參加藝術類考試呢?
寧海中學許多藝考學生家長表達了一致心聲:參加藝考能使孩子更方便地進入大學校門,上更好的學校,將來就業也容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杜傳鋒介紹說,相對于文理科,藝術類錄取分數線較低。以江蘇近幾年的分數為例,藝術類本科的分數線一般都在300多分,比專二的分數線還低。因此,不少學生和家長以此作為高考的跳板和捷徑,以求得上大學的機會。同時,這跟社會對藝術類人才需求量大增也有關系,近年廣告設計傳媒等行業火爆,畢業生就業面廣泛,就業形勢良好,而且收入也不錯。
采訪中記者發現,如果說家長從升學、就業兩方面全力支持孩子考藝術是外部動力的話,那么,考生本人對考藝術情有獨鐘,渴望圓自己的“明星名人夢”就成了內動力。近年,各類選秀節目進行得如火如荼,讓眾多無名小輩一朝成名,天下皆知。記者在對一些立志考影視、表演專業的學生進行隨訪后發現,他們都認為藝人的收入異常豐厚,“當了大明星,一年就能賺普通人一輩子賺不到的錢”。
南京一位負責高校招生的老師認為,藝術類考試之所以這么火,與高校結構調整也有一定關系。在大學設置的各種專業中,發展最快的就是藝術學科,很多學校的藝術類專業都是近幾年才應運而生。藝術類院校和專業擴招后使得藝考熱變得越來越猛,而高校擴招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高利益的驅動,藝術類學生單學費一項就達到一萬到兩萬元不等。
部分藝術類考生畢業后與“藝術夢”無緣
藝考真的是一條高考捷徑嗎?藝術畢業生真的就業賺錢容易嗎?記者走訪了南京一些高校和采訪了一些業內人士后得知形勢并不樂觀。
一位多年帶著考生參加考試的姓陳的美術老師向記者透露:很多藝術類考生其實是學習成績比較差而半路出家的學生,為了能考上大學,企圖通過短時間的速成學習,讓自己順利拿到一張通往大學的“綠卡”——專業成績合格證??蛇@些根本沒有藝術基礎只突擊了幾個月的考生,或許能拿到專業考試合格證,但一進入大學后就明顯后勁不足了,跟不上學校課程進度,慢慢就會產生厭學心理,有的學生開始逃課,有的則沉溺于網吧。陳老師強調,不少中學高考升學率不高,就通過辦美術、音樂特色班提高入學率,這是對學生和社會的不負責任;同樣,高校受利益驅動,興辦藝術類專業,盲目招生,也是對學生和社會的不負責任。高校大幅度、超常規擴招,考生藝術素質不足,導致了教學質量和畢業生質量的雙雙下降,從而使得真正的藝術人才缺乏,這不僅造成了對國家有限資源的浪費,而且長此下去對我國文化事業的長遠發展不利。
“很多藝術類考生畢業后其實與藝術夢無關。”南京藝術學院的一位大四畢業生反映:“我認識的很多畢業生找的工作并不與自身學的專業相關,甚至有些找不到工作的,就干脆回家自己開了個店鋪做起生意來!”說到當初的投資和現在的回報,該生搖搖頭道:“學藝花費太貴了,成不了正比?!蹦暇┮晃粚W音樂的高中生報出了他的費用情況:每學期學費800元,加上聘請名師、買音樂器材費,最后一年的考前輔導費,藝術專業測試報名費等,高中三年下來就得花上好幾萬元。而這僅僅是個開始。上大學后,家長將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記者注意到,南京某高校動畫設計專業一年的學費為1.5萬元,加上一年的住宿費1500元及生活費等,一年至少得兩萬元。學生還得自配電腦,這又是一大筆費用。面對高額的學費,家長們連聲說,“太貴了,我們實在供不起了!”
招生政策調整引導藝考大軍
伴隨藝術高考熱出現的種種問題,已經引起了江蘇省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在江蘇省藝術類高校針對2007年招生命題和錄取工作的研討會上,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江南大學等學校的專家學者在會上探討了此問題并力求予以解決。會上,基本達成意見,2007年江蘇藝術類高考專業分數由400分下降到300分,文化分數不變。
“這等于增加了文化課的權重,讓參加藝術考試的師生們重視起文化成績來?!碧K州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超德認為,此方式可以使藝術考試在未來幾年內降溫。文化課分數線的設定,為招生設置了一定的門檻,一定程度上可以壓制住考藝熱。李超德教授指出:藝考形勢要有大的轉變,同時還需要藝術類院校和專業的擴張有所收斂、量力而行,藝術類專業招生不能盲目地跟著市場跑,跟著利益跑,學校要為學生的就業著想。高校擴招有所收斂直至停止后,才能盡快地讓藝考熱溫度降下來。
南京藝術學院一老師認為,如何解決藝考熱存在的種種問題仍需進一步探索。對于藝術類考生來說,提高文化素質的考查力度是必須的。該老師認為,當務之急是設計一套針對藝術考生比較實用的考試題,包括樂理基本功、藝術史等相關內容,務求有一定的區分度,提升文化專業素質含量。
寧海中學分校校長殷樹鳳對如何解決藝考熱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培養藝術人才,中學輸送很重要,所以出現“初招”,“中考”藝考熱未必不是好事。中學向高校輸送的人才過硬了,才能培育出真正的藝術人才,才能滿足市場對藝術人才的需求。把好這一關,刷下更多的不合格的藝考之人,才能從根本上遏制住高考藝考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