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抨擊協會以錢養人 中國文聯等作出回應
吳冠中抨擊協會以錢養人 中國文聯等作出回應
吳冠中抨擊協會以錢養人 中國文聯等作出回應
時間:2007-07-30 00:00:00 來源:新浪網
名家
>吳冠中抨擊協會以錢養人 中國文聯等作出回應
 |
“協會已經成了藝術家的進身之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吳冠中再一次以親身經歷細數美協、畫院、文聯、作協等各種藝術家組織的“協會弊端”。
面對吳冠中的指責,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作協、中國畫院等相關人員,分別給予回應。或緩和,或激烈,不過他們的一致看法是:吳冠中不了解具體情況。
這幾家協會的廢存之爭,為何近期成為輿論質疑的焦點?
“以獎代養” 別再做“畫外功”
7月23日,吳冠中接受了《青年周末》記者的采訪,闡述他所發現的美協、畫院、文聯、作協等單位的“協會弊端”。他的言辭不無激烈之處,但或許正反映了他的“愛之深、責之切”。
7月18日,吳冠中在《文匯報》發表《獎與養》一文,對國內的美協等藝術家協會提出質疑。早在今年4月,他在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就曾提出“取消畫院,取消美協”,“美協是個衙門,文聯也是這樣。誰都來管文藝,結果文藝上不去!”
別再養一群不下蛋的雞
青年周末:你認為國家養了一批藝術家?
吳冠中:對,國際上很少有這樣養的。我親戚的孩子是清華大學的學生,他參加美國舉辦的一個英語考試,其中有一道試題:國家應該養畫家嗎?這道題真是發人深省。美國并不供養畫家,法國也只是給一些貧苦的畫家提供廉價畫室,而中國卻有這么多“養畫家”的畫院,就好比養了一群雞,不下蛋。
我的意見是,協會可以各種各樣,但是國家不再投入財力,協會可以自己去籌備。現在咱們國家要養這么多協會,多得不得了,省里的市里的都有,國家養不起啊。而且你也養不好,哪個畫家是能養得出來的好畫家,能看得準嗎?
青年周末:你是指國家完全不管文藝嗎?
吳冠中:我的觀點是“以獎代養”,畫院由畫家自己搞,有好的作品,國家可以獎勵。不光美協,包括作協等各種文聯的協會,也都應該這樣。
重要的畫院,國家也可以成立一兩個,其他的就不管了。那些錢可以拿來作獎金,畫家出了一些重要作品,可以授予大獎。一個作家如果得了大獎,他可以養自己兩年三年。靠作品的質量高,他就可以生活了。這樣他就不會走歪路,沿著臺階去爬了。聯絡這個,聯絡那個,功夫都做到畫外去了。
美協權力太大,制約畫家創作
青年周末:據我所知,中國美協并沒有養畫家,他們是為畫家服務的機構吧?
吳冠中:美協的機構現在很龐大,很多人員都是跟美術沒有關系的,勢必有衙門化的傾向。他們做的事情,對美術家不是很公正。你可以調查一下,所有的美術家,對美協是什么印象?很多美術家都覺得,美協并沒有給畫家服務。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全國的美協那么多。
畫院里有一級畫家,二級畫家,憑什么能搞這個呢?畫家都在拼這個頭銜。我的意思是,這些頭銜都不要了。根據你的作品來頒發大獎,這樣畫家也好,作家也好,他們的精力才能用到作品上去,才能真正出好作品。美國的華人數學家丘成桐說,科協制度不取消,中國的科學上不去。都是類似的問題。
青年周末:你的意思是,美協不取消,中國的美術也上不去?
吳冠中:我倒不一定講得這么厲害。但是沒有美協的制約,那么畫家就可能畫出更多好作品。
青年周末:制約?美協的權力有這么大嗎?
吳冠中:美協的權力太大了,制約了畫家的創作。畫家都要拍美協的馬屁——我就給你說穿了吧!各地的畫家都想鉆進美協,有一個頭銜,好去辦展覽。美協全國都有,畫家都得通過美協這個口才能往上走。協會、畫院已經成了他們的進身之階。
曾經當評委,畫家都來拍馬屁
青年周末:但是美協也搞一些雙年展這樣的活動,這是應該的吧?
吳冠中:對,這些活動是應該的。但將來各種民間協會也可以辦活動,一些重要的活動,國家也可以資助。這樣就可以不用長期養美協。
青年周末:美協的活動,你現在不參加了嗎?
吳冠中:不參加了,我現在年紀也大了。過去是參加的,過去參加的時候,我就感覺美協約束了畫家的創作。他們都拍美協的馬屁,唯美協馬首是瞻,千方百計捉摸美協評委的口味。過去我長期擔任過美協各種重要展覽的評委,經歷過太多這種事。
我覺得實在沒必要這樣。我們應該從體制上幫助畫家發揮他們的創作才能,不要從職位、職稱、頭銜等方面給他們設一個套子,讓他們去鉆。
不光是美協,文聯各個協會也都存在這種情況。當然每個協會的情況都不一樣,但藝術創作普遍來說,都更應該是一種個體勞動。但我們的協會卻是官方或半官方的,吃皇糧。
比如作協就是這樣,作家也是一種個體勞動。該不該養作家?要不要取消作協?哪些作家是該養的?這些都是問題。作家公平競爭,創作才能上去。
現在的美協、作協和文聯這些體制,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這說到底還是一個文藝體制的問題。從層層協會到層層文聯,機構龐大,如同一個國家部委。但同時又有一個文化部,這不是重復嗎?
流行的東西不必約束,自然淘汰
青年周末:發現了這些弊病,所以你提出了“取消美協”、“取消文聯”?
吳冠中:我現在還是文聯的榮譽委員,他們也經常會通知我,但一般活動我都不去了。我現在反正老了,冷眼來看這些情況,現在只是把問題提出來。這里面肯定是有弊病的,至于怎么來開刀,由國家研究決定。
青年周末:但這里還有一個問題,如果都交給市場的話,商業性太強,會不會決定藝術的導向?
吳冠中:這是免不了的。國際上都是畫廊,畫家靠畫廊吃飯,但這里面有競爭,在競爭中就辨別出好壞來了。公益性的演出和匯展,市場一樣能做。
青年周末:如果文藝全都市場化,會不會年輕人都關注超女這樣的流行文化去了,不關注一些高雅的藝術?
吳冠中:超女這些節目我不大看。但是社會的發展,不是誰能左右的,文化畢竟是要變化的,有些東西會被淘汰,有些東西要起來。還是要用時間來檢驗,經不住檢驗的,它過了一兩年就自然淘汰掉了,沒必要去約束它。
總之,我的最終目的是解放畫家,使他們更能進行創作,不搞偽劣假冒,不搞頭銜,什么一級畫家,二級畫家,全世界都沒這樣分的。什么大師不大師,我看全是廢話。
中國文聯回應:他不了解具體情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09:05 青年周末
7月23日,位于北京奧體東門附近的中國文聯大門口 ◎攝影/本報記者 馬軍
在中國文聯的6層辦公大樓內,文聯國內聯絡部的夏潮主任正在忙碌,聽記者提起吳冠中的話,他不以為然的說:“文聯怎么能取消呢?這話太偏頗了,他不了解文聯的情況。”
負責接待媒體的文聯秘書處董濤,詳細介紹了文聯的工作。他告訴記者,中國文聯是“跟團中央、全國婦聯一樣的中央直屬機關”,正部級單位,下設國內聯絡部、國際聯絡部、辦公廳等11個部門,目前共有一百余位工作人員,“人數和其他部委差不多”。采訪結束時董濤還送給記者一本約有5斤重的大書——《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2001-2006》,封皮上寫著“大團結 大繁榮 大發展”等幾個大字,書里詳細記載著文聯這幾年來的工作成績。
文聯秘書處辦公室里的三四名工作人員,都表示已聽說了這事。他們一致的反應是認為吳冠中不了解文聯的情況。
我們不像他說的那樣是閑人
青年周末:吳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美協、文聯等單位像一個衙門,養了一批無用之人。
董濤:我聽說過這事。他是藝術家,說話有自己的個性。對他的話我們也不好說什么,但他不了解文聯的情況。文聯的活動他也不參加,多次給他發過邀請。比如說“同一個世界”藝術大展,組織了200位當代中國最優秀的國畫家,是奧運會宣傳的一個重要活動,基本上囊括了黃永玉、劉大為、馮遠等北京名畫家,但是沒有他。
青年周末:那么你們主要做些什么具體工作呢?
董濤:實際上我們每天的工作非常多,不像他所說的那樣是閑人。文聯的工作是“聯絡協調服務”,主要工作就是為藝術家服務。
我們的一個主要工作,是做一些政府不方便做的事情。包括評獎辦節,各協會最少都有一個大獎,比如電影的金雞獎百花獎,舞蹈的荷花獎,戲曲的梅花獎,等等。現在全國性的文藝大獎有20多個,文聯就占到十七八個。這些大獎有一個導向的作用。
文聯辦活動能請動藝術家
青年周末:這些大獎都是文聯在操作嗎?
董濤:評獎辦節,都是各專業協會在搞。下面各協會的具體工作更多一些,但得有一個歸口的地方,文聯就是他們的上級機關。
像北青報這幾天每天都在報的,在北京舉辦的大型文藝匯演周,就是文聯下面的演藝中心做的。連續8天演出,請了這么多藝術名家,有的是不計報酬,有的是分文不取,有的甚至是推掉了商業演出來參加。
我們為什么能請動這些藝術家?借助中國文聯這個平臺,這個品牌,加上本身很多藝術家就是我們的理事和會員。請這些大腕兒過來參加活動,他們都很樂意。要是沒有這個平臺,外面要價是很高的,幾萬幾十萬。
青年周末:但現在也有一種聲音,認為這些演出都該交給市場去做。
董濤:商業性的演出,不可能像文聯的演出這樣起一種引導作用。我們的節目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留下來的,每天一票難求,非常火爆。但放到市場上,你就很難做出這種聲勢,沒有這個優勢把這么多藝術家組織到一起。市場上辦一個節,就是請幾個流行歌手過來一唱。而我們的演出是“高品質,低價位”, 從50到100多的票價,類似一種公益性活動。
青年周末:這些藝術家是你們在養著嗎?
董濤:文聯從來沒有“把藝術家養起來”的說法。我們不會給會員發工資,相反還要交會費呢。會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單位。現在很多報紙上說,我們文聯要把韓寒、李宇春等人養起來,其實不是那么一回事。只是讓他們進入這個行業團體。
青年周末:在吸收新的藝術家方面,會考慮一些年輕人嗎?
董濤:有。比如電影家協會,有的二十多歲就是全國性會員。有的是演員,有的是導演。我是電影學院畢業的,我有的同學就找到我,問能不能加入中國電影家協會。他加入后,名片上也有一個頭銜。不是說這種東西就可有可無。
青年周末:前些時候媒體報道,郭敬明他們就表示愿意加入作協。
董濤:媒體說文聯向韓寒、郭敬明他們拋橄欖枝。實際上,加入也需要一定的考核,當然有一定資歷經過特批也可以。我們愿意接收年輕人,你要提出這種申請,我們可以經過一定的考核。不是說,你來加入吧,我們請你加入。文聯也不需要靠這一兩個人來炒作。只是表明我們的一種納新的態度。
不做工作就只能被邊緣化
青年周末:有些年輕人不認文聯了。如果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文聯會不會被邊緣化?
董濤:年輕人是會有自己喜歡的流行歌手,像超女,但他們的作品能不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能不能流傳下來?很多是一種快餐文化,需要引導。這次覃志剛書記說,對超女一味的炒作就是愚弄群眾。超女快男鼓動那么多年輕人短信投票,近似于瘋狂,很不理智。
從全國范圍來說,各省文聯人數不一樣,有的省重視一些,人數就多一些,比如湖南、廣東,大概有四十人,少的像甘肅這些省,也就一二十人。的確是有些地市的文聯不做什么工作,那就只能被邊緣化。要是被邊緣化,你的影響就沒有了。要想擁有主流話語權,主動權在自己。像香港回歸十周年,七一,我們都要做一些活動。
青年周末: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感覺文聯的影響在這幾年沒以前那么大了。
董濤:對,跟時代也有關系。以前有很多文藝大家,像茅盾、巴金等人。現在的文藝本身就多元化,再加上網絡的影響,不像以前那么崇拜大師了。
青年周末:現在沒有文藝大家嗎?我覺得像張藝謀等人也很著名啊。
董濤:張藝謀是中國影協的會員,陳凱歌還是中國文聯的全國委員。馮小剛和葛優,文聯開代表大會的時候我們都能碰到。但是這些腕兒在文聯發揮的作用,就不像以前那些老藝術家了。張藝謀他們在忙著拍電影,沒有工夫來坐班,不可能來當一個副主席之類的領導。
青年周末:有人說文聯這種機構是中國獨有的?
董濤:的確是有中國特色的。國外類似的,大多是一些民間發起的團體,和一些半官方團體。
中國作協:我們沒有養作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09:05 青年周末
7月23日,記者在中國作家協會辦公樓內,看到辦公室里的人都很忙,每個人都在低頭做自己的事情。辦公室里沒有飲水機,用的還是過去的那種熱水瓶。電梯按鈕旁,貼著一張“6樓以下請走樓梯”的紙條。
在一樓大堂,不斷有作家來訪。記者還看到一些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說自己是來取票的,準備要參加“北戴河筆會”。
中國作協創作聯絡部主任孫德全接受了記者采訪。他介紹說,目前中國作協的工作人員有150-160人,都是為作家服務的。
用“忙碌”形容我們的日常工作都不夠
青年周末:吳冠中說作協和美協這些協會都應該撤銷,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孫德全:這個報道我沒有注意到。但是我要強調的一點是:作協是為作家的創作服務的。
青年周末:作協每年都有什么活動?
孫德全:作協的活動很多。我部就承擔著很多文學交流活動,比如組織了幾批作家,到山東濰坊、江西贛州等一些新農村典型去體驗生活,感受農村的巨大變化,為創作提供最新的素材。
青年周末:很多人都覺得作協的工作很輕松?
孫德全:用“忙碌”兩個字來形容我們日常的工作都稍感不夠。全國有7000多名會員作家,分布在全國各個地區,作協要給作家們采風、筆會、掛職等做好聯絡組織保障,做好服務工作讓他們能安心創作,說句實話,我基本上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青年周末:最近郭敬明、韓寒加入作協一事,被媒體頻頻報道,你怎么看?
孫德全:郭敬明是申請加入作協了,我覺得作家加入作協,對作家自己是很有好處的。因為作協有很多的經驗豐富、生活積淀深厚的作家,他們在一起可以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作協沒有養作家
青年周末:吳先生還批評說,作協養了一批作家。
孫德全:不存在養不養的問題,這種說法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全國有40多個團體會員、7000多名作家,90%都有其他的工作。不過我覺得吳冠中這句話應該是在某種特定場合說的,媒體不應斷章取義,畢竟吳先生也是一位受黨教育多年的、德高望重的著名畫家。
青年周末:作協的專職作家是怎么回事?
孫德全:作協的專職作家有專業作家、合同作家等。合同作家一般情況下是簽訂三年合同,規定他在合同期內必須完成多少字的文章,且在哪種級別的雜志上發表。按時完成了任務,作協才會給他們適當的獎勵和報酬。這個報酬,也是為了讓作家們沒有后顧之憂,安心創作。
合同制作家在省級作協有,但在中國作協沒有。在中國作協有一些老同志如李國文、劉心武等,這些比較著名的老作家是專職寫作,他們有深厚的文化和生活積淀,能寫出很優秀的作品來,一般人比不了。中國作協只是保留了這些作家,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合同制或者被外界理解的作協養起來的作家。
青年周末:作協為什么要簽合同制作家?是不是中國特色?
孫德全:各省作協組織的情況不盡相同,但都在進行摸索。新時期以來,合同制作家已經成為各省作協的主力軍了。簽合同制作家,就是因為作協不養人了。曾有一段時間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老人諸如冰心、臧克家等這些老作家,作協按專業作家對待。其余的都是簽合同。具體是不是中國特色,這我不清楚。
青年周末:作協的經費來源都有哪些?
孫德全:我們的經費來源主要包括:一、財政撥款;二、會員會費;三、社會資助;四、其他合法收入。同時我們也爭取多方吸納社會資金。這在作協章程里都有專門規定。(這個問題孫德全不愿意多談)
中國美協:國外也有美協
中國美協本來位于北京農展館附近的文聯大廈,但由于原來的辦公地點裝修,臨時搬到了工體西路1號院。
聽記者說起吳冠中“取消美協”的觀點,中國美協副秘書長陶勤非常驚訝:“是嗎,他說這個?他什么時候說的這話?”
美協當然不是個衙門
青年周末:你覺得美協是個衙門嗎?
陶勤:當然不是。吳先生就是有些口出驚人(笑)。
青年周末:美協主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陶勤:我是負責國際這一塊的。我們是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國,這個協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一個組織。自從我國在2005年當選為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國以后,每天都有信函文件,需要用多種文字處理。而且,我們不簽字,以該組織名義出去的文件、上報聯合國的報告就發不了。這是這兩年的一個重點工作。
在2005年我們上臺之前,這個組織的內部,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比較激化,導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很不滿意,就把雙方的關系降級了,從原來的第二等降到第三等,并且把提供給這個組織的辦公室也收走了。
當時局勢很困難,我們是臨危受命,處理各種矛盾,恢復各種關系,到今年6月終于完成了這個工作,從第三等級又恢復到第二等級,位于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的那個辦公室也收回來了。教科文組織也很滿意,覺得中國還是負責任的一個大國,在國際藝術界倡導和諧。
此外還有明年配合奧運會的北京國際雙年展。常規性活動,我們每年要辦十多個展覽,組織畫家寫生。組織研討,出版刊物,等等。還會做一些公益事業,在西部地區建了好幾所希望小學。我們肯定是在做事,吳先生他不了解情況。我們且聽之唄(笑)。他也是因為身體不好,多少年都不走動了。
國外行業協會的任務更多是維權
青年周末:吳先生說,像雙年展這樣的畫展,應該交給市場來運作。
陶勤:那不可能。我們是以社會效益為主,而市場是完全走經濟效益的。畢竟是意識形態,文化事業可以和文化產業相結合,但是不能用文化產業來取代文化事業。如果所有的都按照市場規則來運作,那就成了一切向錢看,文化主張和藝術觀點就成了次要的問題了。
青年周末:國外沒有這樣的美術家協會吧?
陶勤:有啊。不然我們怎么成了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主席國?西方國家也有美協,不過不像中國這樣有一個全國統一的,他們可能是比較分散,也許幾百個人幾千個人成立一個協會,會分得更細一些。不過國外行業協會的任務更多是維權,而我們主要是提供服務。以后我們也要加強維權這一塊。
青年周末:美協會養一些畫家嗎?
陶勤:現在美協有50多人,人數并不多。我們美協沒養過專職的藝術家。美協很多人本身就是藝術家,但他們的工作是辦活動,只能在業余時間繪畫。畫院是養了一批畫家,專門搞創作。這是比較有中國特色的。但是他們也有創作任務,不是無所事事。
我們又不是草臺班子,是1949年就成立了的。美協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中國國家畫院:國家應該為畫院投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09:05 青年周末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龍瑞,一提起吳冠中“取消畫院”的說法,立刻就發火了,“他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沒有畫院 很多課題就做不了
青年周末:吳冠中先生說畫院養了一批畫家,你聽說了吧?
龍瑞:這吳先生也是,越尊敬他,他還越來勁兒了。這又說到畫院養畫家了,他就是想把我們民族文化全搞壞了。說到這兒讓人氣憤。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得有自己的主流民族文化。要都是個人創作,那不就成了一盤散沙了?
青年周末:現在國際上是按照市場來決定畫家價值的,而不是靠畫院。
龍瑞:是啊,市場把他捧紅了,他站著說話不腰疼。現在咱們的畫院中,有很多項目、很多研究課題,是關于怎么發展民族文化的。它不是像西方那樣,把畫家都解散,完全靠市場來養活。那樣的話,我們就有很多項目很多課題做不了啦!沒有畫院這樣的機構,誰來組織?靠個人不可能!
我們現在有好幾個大的國家項目。比如說現在由中宣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搞的“國家重大歷史題材100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美術方面投資最大的一個項目,財政部撥了一個億。是我們中國國家畫院最早提出的課題,被納入了國家項目中。
像五四運動、南京大屠殺、日本投降等等,這些不都是重大歷史題材嗎?美國白宮里都掛著南北戰爭之類的畫,我們中國就不能掛?這些東西你泱泱大國能不做嗎?就以為自己能畫兩筆、掙點錢就是最終目的啊?都像吳冠中那樣,自己賣了點兒畫,就牛氣哄哄?
國家應該為畫院投這些錢
青年周末:國家為畫院也投入了不少吧?
龍瑞:前不久碰到一個中央領導,我還對他說呢,其實現在全國在畫院里的畫家,有國家職稱的,加起來也不過2000多個,如果按照現在國家給的正常工資來算(他們自己在社會上賣畫那不管),一級畫家也就相當于一個教授,一年也就幾萬塊錢。那么全國2000來個畫家,全部加起來也就一兩個億不到,也就是修高速公路幾公里的錢。作為一筆經費投入在文化建設中,怎么著,你有什么意見啊?文化是軟實力啊!還是把視野放得廣一些,不要以為這些年大家吹捧,你賣的畫多一些,就了不得了?沒有一個國家作你的后盾,你能賣成功嗎?
青年周末:可能也確實有一些畫院是“養了一群雞,但是不下蛋”。
龍瑞:他說的這種人浮于事的現象也不是沒有,但不能一棍子打倒一片。這些年來,如果沒有這些美術機構做了這么多工作,我們的美術事業會更不如現在。你不能把這么多年很多同志辛辛苦苦做的工作都給否決了。
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簡單,他說這話也不公平。你以前不也是這些機構里的?這會兒干嗎對這些機構咬牙切齒的?
我們沒有白拿國家的錢,吳冠中瞧我們不順眼,我們也不跟這老頭吵架,哪天當面跟他好好論一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