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票聯姻水利工程
糧票聯姻水利工程
糧票聯姻水利工程
糧票宛若祖國山河的“百科全書”,尤其是糧票上的水利工程,記錄著我國輝煌的科技水平。
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離現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在世界遺產中是一顆璀燦的明珠,它不僅以悠久的華夏文明令人為之傾倒,而且更以優美的風光令人矚目。而今它依然造福于人民和國家。它的灌區已達到6個地區(市)36個縣(市),灌溉面積達1000多萬畝,成為川西平原2000多萬人的“母親河”和“母親工程”。四川省糧食局1973年版“四川省糧票”壹市斤的票面上就是都江堰工程的放水閘圖案,它雄偉而壯觀。當年的糧食部門將它搬上糧票(見圖),可謂匠心別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無獨有偶,在現代,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壩──葛洲壩水利樞紐,也被湖北宜昌市的糧票設計者將其設計到宜昌市糧食局1984年發行的伍市斤“宜昌市購糧券”上。巍巍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矗立在開闊大江上,它由欄水大壩、電站、泄洪閘和沖沙閘等工程組成,年發電量達141億度,是中外著名的現代水利工程。大壩全長2560多米,高70米,有萬里長江第一壩的美譽。其二號船閘是世界著名的船閘之一,號稱“天下第一門”,萬巨輪可暢行無阻,它是新中國治河史上的奇跡,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史增添了濃墨重彩。這枚糧票也成為收藏愛好者們所追捧的珍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