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文舊書"現身拍場 洋善本值得收藏愛好者關注
"洋文舊書"現身拍場 洋善本值得收藏愛好者關注
"洋文舊書"現身拍場 洋善本值得收藏愛好者關注
隨著洋文舊版書在拍賣會上的出現,洋文善本書的說法引起人們的關注。這純粹是中文古籍收藏概念的一種套用,對于這種套用是否適合于洋文舊書,盡可見仁見智。不過,洋文舊書的引人關注,對于愛書人無疑是一件好事,它改變了中文舊書一統天下的局面。
洋文舊書與中文舊書,從愛書人的角度來看,它們的價值是相等的。令人遺憾的是,中文舊書,尤其是中文古籍的價值,不管是從文獻還是從版本,乃至目錄都有人在那里言說,其價值已盡人皆知。然而洋文舊書,到現在也還很少有人涉及。
西文“書”的概念和中國古代有所不同,《莫雷斯詞典》中對于書的定義是:“聯合在一起的一沓書頁,其中有一些文字。”這個詞來源于拉丁文,意思是一棵樹的外皮,或是木頭中間的薄皮,它們可以用來做書寫的對象。這與中國古代圖書不僅在形式上有別,而且書籍制度也完全不同。
卷軸可以說是西方最古老的圖書形式。在古希臘羅馬時期使用的不是方形圖書,而是卷軸,它是用紙莎草制成的,目前這種形式的西文圖書保留有殘片存世,具有極其珍貴的文獻價值和歷史價值。在谷登堡發明現代印刷技術之前,西文圖書一直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著,這其中包括由抄寫員抄寫的本子,這是手抄本中的主流,還包括手稿,手稿的價值,古今中外大概是一樣的。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