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洗萬古凡馬空
一洗萬古凡馬空
一洗萬古凡馬空
任仁發(1255-1327年),字子明,號月山道人,上海松江人,元代初年著名的水利專家,歷官都水傭田使司副使、中憲大夫、浙江道宣慰使司副使,曾先后主持許多河、江、海工程。擅畫人物,尤長畫馬,師法唐人和宋李公麟。其鞍馬,識者謂可與趙孟兆頁相匹敵,有“用筆逼龍眠”、“法備而神完”之譽。兼擅人物故事、花鳥等多種科目,花鳥師法黃筌工整艷麗一路。工書,學李邕,得其法。傳世作品:《二馬圖》、《張果見明皇圖》,著有《浙西水利議答錄》十卷。
任仁發是一個奇人。在元代文人畫倡導興起之時,他一頭扎進寫實的立場中去,上溯五代黃筌以來的工筆寫生傳統,使他在鐵選、趙子昂的籠罩下有獨立的特殊價值。
元代評論畫馬特別推崇韓干,任仁發也自認為學習韓干頗得三昧,無論用筆與賦色,尤其是那隱藏在筆墨背后極力追求寫實的作風,卻與宋代李公麟是十分接近。他畫馬多不作騰躍嘶鳴的情狀,行止靜立中,有一種英姿駿發、精神颯爽、悠閑自得的特別神態,流露出高雅的氣質?!渡耱E圖》卷(絹本,設色,縱28厘米,橫175.1厘米,美國哈佛大學美術館藏),駿馬或立或垂,栩栩如生,特別是馬鬃的渲染,馬身上的花斑處理,均極盡工細。牽馬人亦端莊細膩,體態豐碩,設色亦細致溫潤,多少保存著唐代人馬畫的傳統。
畢竟任仁發的身份似乎與畫馬名家不盡相符。他幾乎是一個地道的水利專家。不但“都水傭田副使”是一個治水的專職,而且的確有勤于水利、疏浚河道的不凡政績,更何況他還是個十足的水利學者,有水利學專著十卷傳世,有著學以致用的務實精神。這也難怪,這樣學者型、專家型的人,在業余之暇,作起畫來絕對力求工整、寫實。
治水利的專家愛畫鞍馬,這本來就有點奇怪,舟楫縱橫的江南水鄉怎會與大漠馳騁的駿馬構成默契,但任仁發的確是松江府人,并在浙東任官數年。他作為個人形象具有明確的東南秀士特征。而對于他畫馬聞名,真是匪夷所思,的確令人有些難以理解。但仔細想想,作為官吏的任仁發想必也會游歷四方,為追求藝術而遍走大江南北,尤其在一個靠馬背上打仗得天下的國度里,良馬寶駒當是無所不在,那也就不足為奇了?!懂嬍窌吩扑皣L奉旨畫渥洼天馬圖”,足證在當時竟以畫馬而上達天廷。
《神駿圖》鈐有“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等鑒藏印,當為清宮散佚之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