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母親的愛
獻給母親的愛
獻給母親的愛
時間:2007-07-27 00:00:00 來源:
名家
>獻給母親的愛
——寫安徽省著名女雕塑家閻玉敏
這次有幸去民革中山畫院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徽商故里》召開之際,結識到杜仲大哥(杜仲是《清明》雜志總編)。我們的話題就是以我母親的陶藝作品《老子像》展開的,他對我母親的藝術風格大加贊賞,他說:“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追求藝術的概括提煉、簡潔夸張”。而我母親的《老子像》正是如此?!?
通過這席談話使我想起了母親的很多創作。母親早在五十年代末,畢業于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研究生班。當時在班上母親真是巾幗不讓須眉,那時她的畢業創作《漁歌》曾轟動了當時北京報界及各大新聞媒體。這預示著她輝煌的藝術創作道路的開始。
母親帶著一顆赤子之心來到了這塊曾幾貧脊的江淮大地安徽省合肥市。一來就是一輩子,也正是這塊土地孕育著這位女雕塑家的創作激情,她的足跡遍布了安徽的大江南北,只要有陶廠的地方就有她陶藝的誕生。她先后創作了《賣花姑娘》,《小擇振爾》,《李太白》系列,《黃淮母親》或《搖籃》,《文成公主》,《李清昭》,《敦煌佛像》系列,《黃山景觀》系列,《東方樂傭》系列,《皖南新四軍》,《徐霞客在黃山》,《馮玉祥將軍》。等
母親以一位女性藝術家的心靈,來領悟她所塑造的每一位人物,《賣花姑娘》是她七十年代的作品,當時全國百姓都被“她”所感動,母親也不例外。為此以她獨有的觀察角度,塑造出了一位純樸、勤勞、善良、優美于一身的貧家姑娘。如圖例所示:
七十年代的另一件作品是《小擇振爾》,這是小擇振爾第一次隨日本代表團來華訪問演出,小擇振爾以他特有的音樂指揮才能贏得了觀眾們的敬仰,同樣母親也被這位日本樂團的指揮家的指揮風采所傾倒,她隨手就把這位音樂指揮家用泥速的手法生動地再現了他那精湛的指揮才華。如圖例所示: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有馬鞍山李太白記念館之托,聘請母親著手《李白》形像的塑造,當時母親在北京歷史博物館創作、放大,專家組有郭沫若為顧問、沈叢文、劉開渠審稿,為了對李白形像的負責,他們審了三稿。母親至今還保留著郭沫若審批時的信件。最后李白全身像是用楠木雕塑而成(根據歷史記載這楠木是故宮換下來的大柱子),至今還佇立在馬鞍山李太白記念館。隨后母親因馬鞍山李白紀念館邀請,為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李白旅游紀念品,有《李白舉杯邀明月》,《李白醉酒壺》,《汪倫送李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宵萬古愁》等。之后;安徽大澤鄉為了紀念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在當時的起義地,母親為安徽大澤鄉創作了大型的紀念碑雕塑《成勝吳廣起義》。還被印成了國家紀念性郵票發行。
到了八十年代,母親創作了《徐霞客在黃山》,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他先后兩次攀登黃山,他向人們推出了黃山,母親以他攀登黃山天都峰來謳歌徐霞客的精神。之后又雕塑了《女媧補天》這是一個謳歌母性博愛的神話故事,在母親的塑造下“女媧”來到了巢湖水泥廠,至今還佇立在那里。當時還塑造了一尊《馮玉祥將軍》的全身塑像,至今也佇立在巢湖市《馮玉祥紀念館》。隨后一尊《黃淮母親》塑像的誕生,這是她把黃河與淮河視作母親的搖籃,孕育著這塊土地上的子孫萬代,后改名為《搖籃》。如圖例所示:為了塑造《黃淮母親》,她走訪了大江南北,在途中母親還醞釀了一批《黃山景觀》系列。如圖例所示:
母親在這一時期還先后塑造了《文成公主》,《李清照》等中國古代優秀女性形象。文成公主入藏的歷史價值充分體現了漢唐與少數民族聯姻所帶來的大團結、大繁榮。這一時期的唐朝也正是政通人和的歷史時期。而文成公主的這一形象的塑造也真實紀錄了這一歷史。如圖例所示:
另一位巾幗女杰《李清照》;是一位宋代女詞人,母親在刻劃她時,是和當時的歷史結合,因為漢宋被蒙古所統制,透過李清照的詞“簾卷西風起,人比黃花瘦,……”,母親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悲悲泣泣,憂國憂民的知識女性形象。這也正是當時歷史的真實寫照。如圖例所示:
到了九十年代,母親來到了舉世聞名的以佛教與藝術享譽世界的敦煌莫高窟所在地《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就座落在莫高窟千佛洞腳下,在那里母親如饑似渴地吸收著前輩們的藝術精髓,日常生活的儉樸,已不足為奇了。母親在那除了研究復制敦煌彩塑以外,還創作了大批系列性的佛教藝術體裁的作品。如圖例所示:
在佛教體裁的感悟下母親為安徽省紫蓬山旅游區,開發了一片佛教文化園。接著又誕生了十二件《東方樂俑》,這一系列的創作得到了國外和國內專家人士的肯定。并發表在《美術》2004。7。如圖例所示:
到了二十一世紀,母親創作了又一重要的歷史性體裁,《皖南新四軍》。如圖例所示:皖南有著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地理環境,曾經是皖南新四軍的誕生地,這里記載了新四軍英烈們的靈魂,母親無數次地踏上這塊土地,她的內心在撞擊,她的良心在震顫,我曾無數次地聽母親說;“她們是一群來自祖國大上海的姑娘們,她們能以女兒身參加到革命隊伍中來而感到自豪,在革命隊伍里她們充滿了憧景和理想,她們犧牲的時候是那么的年輕,那么的漂亮,那么的純真活潑,由于抗戰,是戰爭奪取了她們象哈達一樣潔白而年輕的生命。”是呀!母親用她的雕塑在歌頌她們,在懷念她們,她們雖已壯烈犧牲,但她們的英靈永存,她們是中華巾幗的驕傲和自豪。更是祖國母親的驕傲和自豪。如圖例所示:
作為我母親的女兒,也曾何時不對母親有過怨言,少時的我常被母親忽視一旁,幼小的心靈中隱約感觸到孤獨的茲味,那里會理解母親的藝術創作,母親為了藝術創作可以舍下一生,她至今還是這樣說:“我是為藝術創作而生,如果不讓我從事藝術創作,我將寧死?!蔽页32焕斫猓瑡寢岆y道您就不能為我活一回嗎?我多么需要您。為了一點母愛,我常常象救命稻草一樣死死地拽住,可母親那里理解到我內心的呼喚,常??吹侥赣H從遙遠的地方采風歸來,我就象迎接久違了的甘露。是呀!做一個藝術創作家的女兒也是挺不容易的,常常為了一點久逢的甘露而感到一點母愛的幸福。母親真是偉岸,她的偉大的藝術境界,偉大的人生奮斗目標常常觸動著我,感染著我,引領著我的人生道路和藝術創作道路。這使我想起一位哲人所言“春蠶到死,絲方盡?!睘榱怂囆g創作母親何嘗不是這樣。媽媽我敬佩您,您為您的第二故鄉奉獻了這么多偉大的雕塑創作作品,您不虧為安徽省著名女雕塑家的稱號!這是故鄉人民對您功業的肯定。對您的尊敬。同時我也為母親,感謝她第二故鄉的人民,是因為故鄉的人民造就了她。
作者:閻小敏
07年5月27日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