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畫廊向國際化靠攏
本土畫廊向國際化靠攏
本土畫廊向國際化靠攏
時間:2007-07-27 00:00:00 來源:北京日報
資訊
>本土畫廊向國際化靠攏
 |
畫廊作為一級藝術市場,是藝術品進入交易場所的重要環節。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場,因為藝術品的鑒定、公眾審美意識的培養還要依靠它發揮作用。在規范化的藝術市場中,畫廊不僅要對藝術家的聲譽負責,也要擔保買家的利益。一般說來,只要書畫作品進入畫廊,購買者便可以信賴該作品的真實性和藝術性。然而,我國的書畫市場存在著先天不足,畫廊業雖在近幾年有較大程度的發展,日趨引人注目,但魚龍混雜的狀況仍然大量存在。表象上的繁榮,掩蓋不了其問題多多。
參照國外優秀的畫廊,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畫廊的經營者不僅深諳藝術,而且充分利用商業市場運作規律。他們發掘了自己感興趣的藝術家之后,就買斷其一定數量的作品,作全面的代理。在簽約期間,畫廊積極為簽約的藝術家舉辦各種展覽,同時安排媒體采訪。畫廊成為藝術家和市場之間的橋梁,藝術作品走入畫廊,就走入一條通往主流藝術市場的道路。分析國內畫廊領域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許多畫廊經營者不關心藝術的發展和藝術人才的推廣。這樣的畫廊,往往與傳統意義上的畫店相差無幾。還有一些畫廊熱衷于代理已成名的藝術家的作品,急功近利,其結果是許多藝術上的后起之秀無人問津,長此以往,對藝術市場的發展十分不利。另一方面,由于畫廊業在國內發展時間較短,體制還不成熟,畫家與畫廊之間難以建立起彼此信任的關系。畫家擔心畫廊不全力推介自己,酬金得不到保證;而畫廊擔心畫家私下進行交易,成名之后不再與之簽約。其結果是,許多藝術家只好自己給自己當代理,畫廊也無法形成一個有效的藝術經營與傳播空間。
進入2007年,隨著國內畫廊與國際畫廊的文化交流加強,本土畫廊也開始向國際化靠攏。越來越多的畫廊結束了孤軍作戰的經營狀態,集約化的藝術區域的形成,推動了行業內的溝通與合作,樹立了鮮明的文化品牌,也帶來了更大的商業契機。其中,宋莊畫廊業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宋莊既是當代藝術的創作基地,又是推廣銷售之地,這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這一區別于其他藝術區域的特征,帶來了畫廊領域的繁榮。對新的藝術資源和有潛力的藝術家進行及時挖掘,形成宋莊畫廊的一大特色。宋莊的許多畫廊集中在小堡村,畫廊的經營者也往往是當地的藝術家,展出的作品也是當地藝術家的作品,形成了創作、展覽、銷售一體化的風貌。而且,藝術家之間交往密切頻繁,熟稔彼此的創作歷程和藝術觀念,經營者可以按照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和喜好,有選擇地推廣自己熟識的藝術家,而不是單純圍繞市場出發。由于經營者的藝術家身份,并非純粹的商人,所以,代理的藝術家和畫廊之間可以彼此誠信合作。前哨畫廊、尚上仁和畫廊、日博愛努畫廊等是宋莊較有特色的幾家畫廊,雖無奢華的店面,卻因作品的獨具風韻而備受歡迎。日博愛努畫廊經理日出自身就是一名出色的藝術家,她一直密切關注當地藝術家新的藝術探索。她談到畫廊選擇作品的標準時說:“尋找富有創新精神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挖掘推出新人最重要。”這種觀點與國外成熟的畫廊經營理念頗為相似。與她一起經營畫廊的菲律賓藝術家馬杰認為:“宋莊的許多畫廊是獨一無二、風格獨具的,畫廊的高品質追求往往集中體現了經營者對藝術的評判能力,也縮短了與國外大品牌畫廊之間的距離。”“日博愛努”是個西方家族的名字,卻詮釋了中西合璧的文化觀念和經營理念,代表著宋莊的畫廊業與國際接軌的進程。
此外,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包容的文化氛圍,也可以進一步帶動地區畫廊業的發展。自從2004年宋莊鎮黨委書記胡介報提出了“文化造鎮”的理念之后,使得當代藝術在更廣闊的人群中得到接受和傳播,宋莊的美術館、畫廊如雨后春筍生機勃勃,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與此同時,簡單藝術品交易的商業行為已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宋莊20多家畫廊肩負起潛移默化地提升人們審美意識的作用。據了解,除了在宋莊文化藝術節等重大活動期間,平日里來這里畫廊參觀的國內外藝術愛好者絡繹不絕,在耳濡目染之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宋莊為中國的畫廊業發展提供一個可以借鑒的范本,它利用其自身的資源優勢形成了一個區域性品牌,讓我們看到一個廣闊的發展前景。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