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水彩畫中國特色
賦予水彩畫中國特色
賦予水彩畫中國特色
時間:2007-07-25 00:00:00 來源:新民晚報
名家
>賦予水彩畫中國特色
水彩畫發源于德國,發展于英國,這與英國的海島氣候、地理環境有關。在國內,水彩畫在上海最早得到發展,也是與上海的氣候條件、地理位置有關。洋畫來到中國,也帶來了洋畫的一套創作方法和繪畫技巧。這在當時與中國的傳統繪畫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繪畫品種。
如今,移植于中華大地已有百年歷史的水彩畫逐漸擺脫了洋畫的影響,形成獨具一格的中國水彩畫的面貌,這包含了幾代水彩畫人的執著追求,嚴德泰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
如何開創富有中國特色的水彩畫,每位畫家各有各的追求,不少畫家從結合中國畫的技法著手,融合中西。而嚴德泰先生在創作實踐中,卻始終銘記著他的恩師劉海粟先生的一句話:“畫家重在表現,而不是再現”。他認為,長期以來,水彩畫家遵循的是一條“再現”對象的藝術創作方法,“再現”實際上已經成了束縛水彩畫發展的一種清規戒律。而注重“表現”,水彩畫創作就可以獲得更為寬廣的自由空間。
嚴德泰先生的畫,簡繁不一、變化多端,簡者如《煙云飛渡》、《交相輝映》,寥寥數筆,筆意豐足;繁者如《山光水影》、《雨中荷塘》,豐富充實,又輕松隨意。一幅《長城一隅》,在色彩表現上簡直是出神入化,把夕陽下的長城景色描繪得如此豐富壯麗,言真意切。在《野趣》系列中,則是用筆恣意。他對線、面的掌握,對洗、劃等技巧的運用,使得他的水彩畫呈現多姿多彩的面貌。
朱國榮(作者為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