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話影像
春拍話影像
春拍話影像
影像作品在今年春季拍賣市場中的異軍突起絕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也給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誠軒、中國嘉德、北京華辰這3家拍賣公司先后推出了“影像藝術”專場拍賣,較之去年華辰拍賣在國內首次推出以“影像藝術”為主題的專場,說明了影像作品的拍賣已成熱點。
這種現象是國內藝術市場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對新收藏門類的需求,而國際拍賣市場上影像作品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成熟的拍品門類。北京誠軒5月10號推出的“中國攝影”專場上拍作品37件,成交率92%,成交總額達到304.2萬元。中國嘉德5月12日推出的“中國影像藝術”專場上拍作品84件,成交率86%,成交總額達到633萬元。北京華辰6月24日的影像專場上拍194件,成交率56.8%,專場拍賣的成交總額為349.7萬元。這3場拍賣的結果,也可以看出國內影像作品市場的一些特點和未來趨勢:
首先,攝影藝術作品一般分成景觀攝影、紀實攝影、當代攝影這三類。從這三場拍賣來看,當代攝影作品最為走俏。例如嘉德的“影像作品”專場力推的就是“當代影像”,有22件作品成交價格在10萬元以上,王勁松的《氣血圖像》以44.8萬元成交、白宜洛2006年作的《六聯》以29.1萬元成交、陳家剛2006年作的《病城·喜宴》以28萬元成交、翁奮2004年作的《騎墻———海口2004》以22.4萬元成交、崔岫聞2004年作的《2004年的某一天 NO.4》以22.4萬元成交。在北京誠軒“中國攝影”專場中,洪磊1998年作的《中國風景》以57.2萬元成交、1997年作的《紫禁城的秋天》以52.8萬元成交、王慶松2000年作的《新女性》以24.2萬元成交。華辰影像專場中徐勇和俞娜創作的《解決方案B2》以13.2萬元成交。當代攝影作品又以觀念攝影作品為主。這有別于香港拍賣市場中行為攝影作品更受藏家追捧的情況。紀實攝影作品也擁有為數眾多的“粉絲”,例如剛剛結束的華辰的影像專場中,翁乃強的《知識青年到北大荒(行情論壇)之一》經過藏家反復爭奪最終以17.6萬元成交。去年華辰首推的影像專場中解海龍1991年作的《希望工程———大眼睛》以30.8萬元成交,翁乃強1966年作的《回放之一》以22.5萬元成交,《回放之五》以9.68萬元成交。這也顯示了紀實攝影的潛力。
其次,影像作品是可以復制的,需要有一定的版數控制,而版數與攝影作品的價格息息相關,版數號越靠后,相應作品的價格就越高。此外,紙張和工藝水平直接關系到攝影作品的保存和收藏。從這三場拍賣的圖錄看,都標注了作品的版數以及采用紙張、工藝。這從影像作品市場發展的開端,就為其規范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再次,目前影像作品的價格較低,這個市場有很大發展空間,未來影像作品還有相當的投機潛力,適合藝術品投資的初學者介入。
盡管中國內地影像作品的市場才剛剛起步,但已經建立起自己的行業操作標準,不同題材作品未來的市場發展趨勢也漸露端倪。中國的影像作品市場還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培育,肯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有理由看好攝影作品市場的明天。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