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北京拍賣會中,時間設定最晚的一場拍賣會將于8月18日開幕——中貿圣佳公司2007年春季大型拍賣會,定于8月18日在北京亞洲大酒店舉行,15日、16日、17日展覽三天,18日、19日、20日拍賣三天。此場拍賣會推出了多件精品,其中在《石渠寶笈》著錄過的作品就有六件。 據悉,中貿春拍推出《清嘉慶王朝御制官窯瓷器專場》、《清朝單色釉瓷器專場》、《瓷器雜項古玩專場》、《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中國古代書畫圖目>著錄作品專場》、《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中國當代優秀畫家繪畫選集專場》、《油畫專場》等八個專場。 作為中貿圣佳公司的強項,6件在《石渠寶笈》著錄過的作品將于8月上拍。其中徐揚《南巡紀道圖》手卷,長1915厘米,高28厘米,作者將乾隆皇帝南巡從“京城”、“廣寧門”出發,至“蘇州府”、“萬壽亭”,經過的七十八處要地,一一繪制在長卷之中,使大半個中國的山川風物,城鎮地標一覽無余,此卷收錄于《石渠寶笈》,后流出皇宮,著錄于《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國寶沉浮錄》,曾經存放于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今國家文物局前身)。以后又再次重入故宮,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目錄》,是中國文物中僅有的“雙著錄”身份的文物,因為落實政策,再出宮門,重返民間。此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文物價值、歷史價值、地理史料價值、學術研究價值,是一件國寶級文物,引起廣泛的關注。 而惲壽平的《山水、花卉扇面冊》曾著錄于《石渠寶笈》,后被溥儀偷出,著錄于《故宮已佚書籍書畫目錄》,現在被中貿圣佳公司征集推出拍賣,引起各方面的收藏家重視;陸深的《行書白雁詩》手卷也曾著錄于《石渠寶笈》。此外,趙秉沖的《楷書》手卷、吳鎮的《山水》手卷等都曾著錄于《石渠寶笈》。 在瓷雜專場中,清乾隆《御制琺瑯彩庭園人物圖題詩燈籠尊》,琺瑯彩瓷器是用琺瑯料二次燒成的釉上彩瓷器,是清宮造辦處琺瑯彩作坊用琺瑯彩料,在皇宮內燒制成功的一種極為名貴的宮廷御用瓷器,專為皇宮御用秘藏。初創于清康熙晚期,盛燒于雍正、乾隆中期,前后約有40年左右。質地精,品種少,產量少,秘藏于宮苑,一般人很難接觸到琺瑯彩瓷器實物,因此倍顯珍貴。 另外,商《饕餮紋三牛尊》是一件海外回流文物,這件青銅器高36.4厘米,上口直徑30.6厘米,為商代中期青銅尊的標準器。此尊保存完好,流傳有序,出土于上個世紀抗日戰爭時期的安徽省阜南縣潤河,后流落到東瀛,被千石唯司氏家收藏,日本學者平西臧六進行了鑒定,參加過日本大阪舉辦的展覽,并著錄于展覽出版的《中國王朝之粹》圖錄。 背景資料《石渠寶笈》 是清朝乾隆、嘉慶兩代皇帝歷時62年,組織全國學者、畫家、鑒賞家,對于清朝皇宮、御苑、行宮等陳設、儲存的書畫文物,進行一次大普查,分別進行鑒定登記,造冊并編輯出版的總賬簿。曾經在皇家保存,并經過鑒定著錄于《石渠寶笈》的作品,當然都是非常珍貴的文物,當然也被世人所追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