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的黃河石登上世界奧林匹克博覽會
蘭州的黃河石登上世界奧林匹克博覽會
蘭州的黃河石登上世界奧林匹克博覽會
近20多年來,蘭州的黃河石在國內聲名鵲起,但卻從來沒有登上過國際展覽會的舞臺,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7月17日,記者從省黃河石收藏協會獲悉,在6月底舉行的第13屆世界奧林匹克博覽會上,蘭州黃河石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吸引了國際奧委會主席的目光。
據省黃河石收藏協會的宋志剛先生介紹,世界奧林匹克收藏博覽會自1994年在國際奧委會總部所在地瑞士洛桑首次舉辦至今,已在三大洲成功舉辦了12屆。第13屆世界奧林匹克博覽會是在薩馬蘭奇先生的親自倡導下,由國際奧組委、北京奧組委、中國奧委會和中國郵政聯合主辦。
來自五大洲的奧林匹克體育集郵紀念幣和紀念品收藏愛好者、生產廠家和經銷商參加了此次博覽會。可以說是一次世界性的奧林匹克收藏者大聚會。他們攜帶著見證百年奧運發展歷史的各種紀念品,其中有奧運火炬,有奧運徽章,有為奧運會特制的紀念幣,有奧運會特制的集郵品等等,而蘭州黃河石則是其中最為獨特的一組藏品。
17日上午,記者采訪了這組“奧運吉祥”奇石的主人——張維乾先生。記者得知,張維乾從北京回來,就住進了醫院。張維乾從1995年開始迷戀并收藏黃河石。1996年北京申奧失敗后的一天,他在蘭州中立橋下揀到一塊酷似體操比賽的黃河石,于是萌發了收集體育黃河石來支持北京再次申奧的念頭。
去年,張維乾得知2007年6月將在北京舉辦世界奧林匹克博覽會,為了迎接這次盛會,他特意精選了60塊形態各異的體育奇石。2007年3月,張維乾正式接到第13屆世界奧林匹克收藏博覽會的邀請信。
這60塊石頭共分為奧運標志、競技體育、奧運相關三大類,通過黃河石的自然形態展現了奧運的風采。“金燕”(福娃)、“藏羚羊”(福娃)、古奧運圣火、中國印等奧運吉祥物,奧運會會標紋理清晰,惟妙惟肖。三大球、兩小球、皮劃艇、跆拳道、摔跤、游泳、射擊等形態的競技體育項目活靈活現地展示了運動者矯健的身姿,彰顯著體育千秋。
這組藏品中最大的一塊就是“奧運場館(鳥巢)”,這塊石頭長約60公分,高約45公分,寬約35公分,重達150多公斤,以石頭的自然紋理再現了奧運場館的壯觀雄偉。
據了解,在6月24日-6月28日舉辦的第13屆世界奧林匹克博覽會上,這組名為“奧運吉祥”圖案各異的奧運石頭引起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終身名譽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先生、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何振梁、北京奧組委主席劉淇等一行人的注意,尤其是一塊名為“奧運場館(鳥巢)”的石頭,因其圖案酷似奧運場館鳥巢而引得大家贊不絕口。
蘭州黃河石以各種文化活動形式進入國人的文化生活已20個年頭了,這20年中,各級賞石組織如雨后春筍。奇石展覽,已從當初的參與其他文化活動,發展到獨立舉辦大型石展。但長期以來,黃河石的收藏和展覽主要停留在國內。
“這是蘭州黃河石的榮耀!”宋志剛認為,這些年來,黃河石在國內收藏界也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這種本土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還需要各界的支持和關注。世界奧林匹克博覽會是奧運會的前站,第13屆世界奧林匹克博覽會是歷年來規模最大、參展單位最多的一次盛會,這是黃河奇石第一次參加國際性大型收藏展覽。通過對甘肅當地黃河奇石的展示,不僅體現了蘭州人參加人文奧運會、綠色奧運的思想,更為重要的是在國際性的展臺上,有了蘭州黃河石的身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