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羅的“文化品位”
米格羅的“文化品位”
米格羅的“文化品位”
在瑞士生活,人們幾乎天天要和連鎖超市米格羅打交道,這不僅因為米格羅的商品價廉物美,還因為米格羅能為公眾提供各種社會服務項目。幾十年來,米格羅每年營業額按一定的比例資助給文化、教育、社會等領域,體現了米格羅作為商業企業的“文化品位”。
1925年,格特利布·杜特維利耶先生成立了米格羅公司。當時,米
格羅只是一個沒有中間商的銷售公司,價格比其他競爭者便宜40%,通過售貨車,將咖啡、米、糖、面、肥皂等日常生活需要品帶給千家萬戶。出于回報社會的責任心,米格羅從1941年起把公司改為合作社。1943年,米格羅設立了電影基金,推動瑞士電影發展。次年,米格羅開辦了第一家米格羅語言學校,1948年開設了俱樂部學校。瑞士有接收難民和外來移民的傳統,在全國700多萬人口中,有100多萬是外國人。為使他們盡快融入社會,學習當地語言是當務之急。米格羅語言學校按照其所在語區,開設了德語、法語、意大利語等瑞士國語課程,后來又增加了漢語等外語課程,米格羅的語言學校成為連接不同民族的紐帶。作為商品超市,米格羅學校還開設各國“烹飪課程”,成為美食愛好者和家庭主婦們的“業余論壇”。瑞士朋友告訴記者,他們對中國美食的了解源于米格羅“烹飪課”。
1957年,米格羅合作社創建“文化百分比”基金,開創了瑞士超市資助社會公益事業的先河。1988年,米格羅資助第一屆“步伐”舞蹈節,使之成為由超級市場獨家舉辦的舞蹈節。1996年,由米格羅資助的蘇黎世現當代藝術博物館揭幕。1998年成立“文化辦公室”。今年是米格羅“文化百分比”項目設立50周年紀念。瑞士對文化的資助不僅靠政府,也依靠私人,米格羅是私人資助社會公益事業的典范。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米格羅越來越重視國際交流。近年來,每當中國春節到來,一些米格羅商店懸掛中文橫幅和大紅燈籠,烘托出一幅紅紅火火的春節氣氛,以此來介紹中國傳統節日和飲食文化。為年輕人搭建接觸世界文化的平臺,是米格羅“文化百分比”的重要任務之一。為慶祝“文化百分比”設立50周年,米格羅“文化辦公室“特意為年輕人舉辦了題為“我的文化”的競賽。競賽口號是“文化在尋找你和你的創造”。從2006年10月就開始征集14-20歲年輕人的作品,范圍涉及舞蹈、歌曲、標語、藝術設計、電影及新聞媒體等。
隨著事業的發展,米格羅的商品銷售范圍越來越廣泛,現已成為全瑞士最大的零售商,擁有590家分店。其桔黃色的M標志已成為品質、信譽和低廉的同義詞。米格羅總裁克洛德·豪賽爾先生告訴記者,2006年,米格羅對文化投資高達1.16億瑞郎,其中對教育的投入占“文化百分比”投入的一半,另一半資助投向電影、文學、音樂和新媒體等。米格羅“文化百分比”項目不僅組織自己的文化活動,也積極參與瑞士文化基金會等官方、半官方組織的活動,這是對國家扶持文化事業的有效補充。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