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拍:上海被北京越甩越遠
藝拍:上海被北京越甩越遠
藝拍:上海被北京越甩越遠
申城全部成交額 不抵北京一嘉德
隨著近日上海藝術品拍賣業“龍頭老大”——上海朵云軒春季藝術品拍賣會的落槌,上海的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基本落下了帷幕。今年是上海朵云軒春季藝術品拍賣公司成立15周年,所以朵云軒在征集拍品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最后拍出了1.7億多元的佳績。這一成交額居今年上海春季藝術品拍賣會的榜首。
市場份額大大下降
但是,如果與之前結束的北京幾大拍賣公司的春拍業績相比較,朵云軒可以說相形見絀。據記者了解,北京嘉德今年春拍的成交額為6億多元、北京保利是6.3億元、北京瀚海達4.5億元,而在今年春季拍賣會上成交額達到1至3億元的北京拍賣公司就更多了,總成交額高達數十億元。可以說,一場北京嘉德拍賣會的業績就抵得上上海所有春拍會的成交額,更遑論整個北京的春季藝術品拍賣的成交額了。
北京和上海原本并稱為“內地的兩大藝術品拍賣陣營”。上海是改革開放后最早推出藝術品拍賣的城市。1992年,上海朵云軒就敲響了內地藝術品拍賣的第一槌,其風頭無人能及。其時,朵云軒藝術品拍賣的成交額也曾一度居內地藝術品拍賣的領先地位。朵云軒藝術品拍賣是當時內地藝術品拍賣的風向標,在內地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但是,到了今天,朵云軒在內地藝術品拍賣的市場份額已大大下降,其在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話語權也逐漸旁落。
藏家買家“厚京薄滬”
雖然從表面看上海的藝術品拍賣公司也有40多家,其數量與北京不分仲伯。但是,而今上海的藝術品拍賣公司,無論在規模、聲勢,還是拍品檔次、品種齊全度、成交額等方面,都已經遠遠落后于北京。
上海號稱是中國收藏的“半壁江山”。這句話放在今天看依然沒有錯。實際上,上海的大收藏家著實不少,但是他們現在卻寧愿把好東西送到北京或香港去拍賣;上海有實力的買家也非常多,他們低調而務實,而今卻習慣到北京或香港去挑選和競投藝術品。北京任何一家拍賣公司都不敢小看上海的藏家和買家,其他地方的藝術品拍賣預展可以取消,但上海是一定要來的。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藝術品拍賣會上,上海的藏家和買家都是最為活躍的。
上海的藏家和買家為什么要“厚京薄滬”?上海的藝術品拍賣公司與北京同行間的差距何以會越來越大?這頗值得業內人士三思。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