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畫中,好多藝術家都喜畫梅,為什么有那么多藝術家要選擇畫梅呢?
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的神圣,是因為它有崇高的品格,是奮斗者的精神寫照。
古今畫梅的畫家很多,在我所了解的一些畫家里面,有這樣一些知名的畫家,他們對梅花的見解都有不同之處,因此都用不同的筆法,畫出了梅花的神圣。
王成喜,他的梅花給人一種生機盎然的美感享受。
陳錄,他畫的梅花,疏花點點,構圖與運筆均有氣勢。所畫梅花香冷清艷,秀美空靈,充滿生機。
金農,他畫寒梅喜歡表現一個“清”字,有文人價值取向。
虛谷,他畫的梅花冷香清艷,幽靜姿靈,有禪理的靜謐。
潘天壽,他畫的老梅樹虬枝鐵干高入天界,直與月宮相通。攀著梅樹好象可以走入天界,走進月宮。
吳茀之,他的梅花以曲線藤條入畫,亂中求統一。梅花在他筆下身姿舒展、曲盡纏繞,清雅、柔情、靈動。
張大千,他畫梅花主張“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以表現梅花的錚錚鐵骨和灑脫精神。
王冕,他的梅花枝疏花茂,含笑迎春,清新悅目。
揚無咎,他畫梅花構圖簡練,造成一種清野的意趣,或含苞、或待放、或盛開,繪出了梅花傲雪凝寒的性格。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中國文學上,歌詠梅花的詩詞作品難以計數。梅花先于百花而將春回大地的信息傳播給了人們,是春的使者,是生命的象征。
梅花的故鄉在我們中國,為十種名花之首,是我國傳統名花中最長壽的木本花卉,國內至今存留不少古梅,它們是祖國璀璨文化的歷史見證。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