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拍的大幕
2007年春拍的大幕
2007年春拍的大幕
截至本月中旬,2007年春拍的大幕已經徐徐落下,總體上今年春拍成績好于去年。中國嘉德春拍總成交額突破6.06億元;而去年秋拍總成交額僅為4.47億元———當時已屬國內最好成績。北京保利今年春拍總成交額突破6.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4.1億元相比亦有大幅提高……通過今年春拍,我們可以發現藝術品市場幾個新的特征。
古代書畫持續升溫
2006年以前,中國古代書畫因為鑒定以及認識方面的原因,成交情況一直不甚理想。這兩年來,隨著買家群體眼光的提高,以及古代書畫稀缺性和藝術成就的不斷發掘,古代書畫的成交情況日益穩健而搶眼。今年春拍,古代書畫呈現出一種持續上升的態勢,特別是流傳有序、著錄清晰的古書畫,格外受到買家的追捧和青睞。在道明2007春拍中,張大千收藏、吳湖帆題跋的華喦《蓮炬歸院》以220萬元的價格落槌。
書法行情漸行上漲
書法的價值一直被忽視,書法市場長期以來始終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隨著藏家對藝術更寬泛的認識,書法也逐漸擺脫了“拍賣會上的陪襯”之名。今年全國各大書法春拍都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各種地域風格、個人風格的齊集也為書法市場的繁榮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以中天公司2007年春拍書法作品為例,胡適的《書法對聯》以5000元起拍,最終以7.15萬元成交;而另一幅于右任的《書法》經過了數十回合的激烈競價后以7.7萬元落槌。在道明2007春拍中,何紹基的《三體書冊》、《臨張黑女墓志銘》、《行書文》六屏,分別拍出了33萬、30.8萬和24.2萬元的高價。
地域畫派人氣分化
近現代書畫中,“海派”,“京津畫派”和“嶺南派”最為著名。2005年秋拍以來的書畫寒流中,各大畫派呈普跌之勢。而今年春拍京津畫派已經明顯站穩了腳跟,顯示盤整期已然渡過;受沖擊相對較小的嶺南畫派則升勢凌厲,大有后來居上之勢。道明2007春拍關山月的系列作品的標高便是明證。與此同時,原為帶頭大哥的“海派”則黯然失色,市場持續萎靡,值得上海買家認真思索。
當代藝術走俏
在當代油畫藝術的巨大沖擊下,傳統油畫倍受冷落。相對傳統油畫,當代油畫正以她自身特有的時代性和藝術生命力,愈來愈被市場所認可和證實,聚攏了大量的資金和人氣。尤其是一批上世紀70、80年代后的藝術新銳,思維獨特,手法犀利,給我們帶來了賞心悅目的視覺感受。在時下這個眼球經濟時代,當代油畫必然十分走俏。在道明2007春拍中,周春芽的早期作品《三裸女》和《女人體》就分別以132萬和88萬元的高價拍出。
攝影和雕塑是藝術市場的新寵兒。這些新的藝術形式以其前衛性、探索性和創造性,正逐漸被市場所接受和認可,發展前景十分樂觀。
隨著藝術品市場的逐步升溫,買家的市場預期也趨于良好。這種良性循環必將拉動藝術品的消費,引領整個市場走上穩步發展的軌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