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開幕的2007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融合·消解”在北京798藝術園區時態空間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中國書畫博覽雜志社主辦,旨在展示當代文化語境下中青年畫家融合東西方文化、消解油畫異域特征的探索成果。展覽強調作品的當代性,強調視覺表達的獨特性,注重發掘藝術新人,以開放、寬容的姿態為中國當代油畫做了一次整合、多元的亮相。共展出34位中青年油畫家近百件作品。
張國龍似乎是主辦方重點推薦的畫家,他的作品不僅被擺在入口兩側,也被印在展覽畫冊的封底。同一天,798的另一畫廊舉辦的展覽開幕式上可以看到,張國龍也在參展之列,而那幅《方圓》更是被做成了海報。這幅被重復強調的《方圓》,紅底、黃色的圓形方孔錢幣,方孔處為線裝豎排版的古籍書本,畫面色彩、構圖都十分的醒目。此外,張國龍的作品還包括一系列追求空間感并進行探索的材料抽象作品。
總的來說,整個展覽強烈的色彩、混亂的畫面實在擾亂視覺,讓人難以靜心。不過,還是有幾幅作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葉有良的穿越系列三幅作品,描繪的是末代皇帝溥儀與現代女郎在 “正大光明”匾前的形象組合。這使人不禁聯想到姜國芳的故宮系列。但是,很明顯,葉有良呈現的是另一種感受,表達的是別樣的一種情緒。有別于姜國芳的“一本正經”、“精益求精”,葉有良則是調侃與詼諧的幽默,似有冷嘲熱諷之戲謔的味道。
虹鳴采用的是康定斯基的繪畫形式,構圖、色彩十分的想象,但他將這種抽象的藝術形式與當下火熱的《紅樓夢》聯系起來就有些味道了。被命名為《紅樓夢系列———妙玉》的畫作,細細品味,還真和妙玉神合到一起了。
藝術的原點應該就是“美”。經歷過各種探索與彷徨后,當代藝術也會回到 “美”的起點的。藝術已經回歸到了繪畫,中國畫也越來越多地被提及,當代油畫回歸“美”應該也為時不遠了吧。
“融合·消解”———2007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
“融合·消解”———2007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
“融合·消解”———2007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
7月8日開幕的2007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融合·消解”在北京798藝術園區時態空間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中國書畫博覽雜志社主辦,旨在展示當代文化語境下中青年畫家融合東西方文化、消解油畫異域特征的探索成果。展覽強調作品的當代性,強調視覺表達的獨特性,注重發掘藝術新人,以開放、寬容的姿態為中國當代油畫做了一次整合、多元的亮相。共展出34位中青年油畫家近百件作品。
張國龍似乎是主辦方重點推薦的畫家,他的作品不僅被擺在入口兩側,也被印在展覽畫冊的封底。同一天,798的另一畫廊舉辦的展覽開幕式上可以看到,張國龍也在參展之列,而那幅《方圓》更是被做成了海報。這幅被重復強調的《方圓》,紅底、黃色的圓形方孔錢幣,方孔處為線裝豎排版的古籍書本,畫面色彩、構圖都十分的醒目。此外,張國龍的作品還包括一系列追求空間感并進行探索的材料抽象作品。
總的來說,整個展覽強烈的色彩、混亂的畫面實在擾亂視覺,讓人難以靜心。不過,還是有幾幅作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葉有良的穿越系列三幅作品,描繪的是末代皇帝溥儀與現代女郎在 “正大光明”匾前的形象組合。這使人不禁聯想到姜國芳的故宮系列。但是,很明顯,葉有良呈現的是另一種感受,表達的是別樣的一種情緒。有別于姜國芳的“一本正經”、“精益求精”,葉有良則是調侃與詼諧的幽默,似有冷嘲熱諷之戲謔的味道。
虹鳴采用的是康定斯基的繪畫形式,構圖、色彩十分的想象,但他將這種抽象的藝術形式與當下火熱的《紅樓夢》聯系起來就有些味道了。被命名為《紅樓夢系列———妙玉》的畫作,細細品味,還真和妙玉神合到一起了。
藝術的原點應該就是“美”。經歷過各種探索與彷徨后,當代藝術也會回到 “美”的起點的。藝術已經回歸到了繪畫,中國畫也越來越多地被提及,當代油畫回歸“美”應該也為時不遠了吧。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