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放的歐洲攝影之花
盛放的歐洲攝影之花
盛放的歐洲攝影之花
時間:2007-07-14 09:44: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資訊
>盛放的歐洲攝影之花
———訪巴黎攝影(Photo Pari)創始人Jean-Francois Dubos
中國大陸的攝影市場在近兩年顯現出了抬頭之勢,但是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專業的攝影博覽會。而在歐洲攝影市場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在國際圖片市場占有重要地位的巴黎攝影博覽會(Photo Pari)也已經開辦了10年。今年11月15日第11屆巴黎攝影博覽會將再次舉行,日前巴黎攝影博覽會的創始人接受了本刊的采訪。
在問到歐洲攝影市場現狀時他說,整個攝影藝術在國際市場,是由美國大的攝影藝術畫廊和3個最大的拍賣行佳士得、蘇富比和飛利浦拍賣行為主,他們造就了美國攝影龐大的市場陣容。而以美國為主的東、西海岸的影像藝術的畫廊和拍賣行共同控制的這個國際市場給他們自己帶來共同的巨大利益。
美國市場是一個特殊的市場,因為都是有錢收藏家和大公司基金收藏為主,市場中包含了社會地位、藝術、商業、稅收等等因素,使得美國影像市場特別龐大。但是美國的市場相對歐洲比較保守,大收藏家不會讓自己收藏的東西價格下跌,必須要保證貴的作品越來越貴,所以畫廊和拍賣行在代理的差不多,就是那幾個出名的藝術家。
歐洲市場上每一個個體畫廊的規模要比美國小,拍賣行規模也小,但美國好多大的資金也到歐洲去收藏。歐洲市場是美國人的打獵場,因為那里作品不是很貴。其中一部分歐洲畫廊也代理中國當代藝術攝影家的作品,使中國的一些攝影藝術家也進入美國為首的這個商業循環的系統。常見的中國藝術家也就10-15個人。如今歐洲市場越來越大,越來越國際化,更多的新藝術家進入會使得價格相對降低。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歐洲人熱衷于收藏舊照片。老照片的量很大,因為歷史很長,里面出現了100多年前中國歷史照片的市場,價錢也不便宜。不僅拍賣市場,攝影畫廊是一個重要的渠道。歐洲這種渠道多樣化的發展,對攝影藝術的推動有很大作用。社會風氣和習慣在變化,現在有很多出版社和書店出版攝影的書籍,人們也把攝影作品作為禮品,這些觀念和形式是過去15年中沒有的。很多人收藏攝影因為喜歡藝術但是買不起油畫。另外歐洲政府和學院機構有專門的制度鼓勵收藏,比如巴黎市政廳經常舉辦大型的攝影展,作為對市民教育的一部分,這些措施有效地鼓勵和培養攝影市場發展。
如今歐洲的影像市場如同正在盛開的花朵,也許中心一部分是很難進入的,但一些部分是相對開放的。這么多年總結下來,在今天的歐洲組織一個攝影有關的活動或者展覽,最終成果都會比預期的要更好,不管是商業還是學術,這是事實。
他同時表示中國一些攝影藝術家已經具有了國際水平,除了攝影技巧已經成熟,他們還都很有幽默感,喜歡在作品中加入比較有趣的寓意和引用,通常不是很尖銳的要解決什么問題,但是觀眾能感受到這些作者傳達的東西而不必非要下定論。中國攝影家能夠留一個空間和距離讓觀看者自己去評論作品,這是尊重觀眾的表現,他們的這個度把握得很好。攝影本來就是這樣,我們沒必要把自己弄成自虐狂式的作者和觀眾。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