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航展”上的油畫作品所想到的
從“航展”上的油畫作品所想到的
從“航展”上的油畫作品所想到的
時間:2007-07-13 09:12:00 來源:新民晚報
名家
>從“航展”上的油畫作品所想到的
城市精神,在這里彌漫開
上海作為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國際性的展覽舉辦得越來越多。在大型的展示中加入藝術展覽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舉措,這樣的現象也是今天值得我們來探討的。
這次的“暢想與卓越——2007第二屆上海國際航展藝術家邀請展”,是首次在航展上開設的藝術展覽,可以說,在大型展覽中擺入了藝術展,是從文化的角度來顯示和提升“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的精神。
上海的油畫素以多元為長,畫家的藝術追求各有方向,藝術風格各不相同,由此匯成絢麗多彩的藝術格局。從參與首屆航展藝術家邀請展的畫家陣營來看,年齡段基本集中在40歲至60多歲的中老年階段。他們中有好幾位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上海,乃至全國,是享有盛譽的中青年畫家。他們都有過出國學習、工作、定居的經歷,也都嘗過在歐美藝術市場闖蕩的酸甜苦辣的滋味。在他們作品里,常會帶有某種對故土、對家園的懷舊情感??此麄兊淖髌?,也會勾起某些難以忘懷的回憶,如對流逝歲月的回憶、創作場景的回憶、藝術技巧的回憶等等。他們中還有一些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脫穎而出的中青年畫家。20多年來,他們在上海油畫界已經樹立起自己的藝術形象和個人風格,寫實的作品畫得很有品位,抽象的作品獨創一格。還有幾位是新成長起來的年輕畫家,他們少有框框,而且善于把握自己,知道怎樣面對市場。
參展者雖然不能涵蓋上海油畫的整體面貌,但也能體現出上海油畫的藝術精神,即藝術的多元的、多視角的,是開放的、兼容的,是精致的、耐看的,是稍帶甜味的、優雅美觀的。它們適合于各種場合的展示,適合于家居的布置,其中包含了作品的格調,以及適中的尺寸。在這里,沒有“審丑”的藝術,沒有作秀的行為藝術,也沒有離不開電視機、電腦的影像藝術和多媒體藝術,只有純粹的屬于傳統意義上的架上繪畫。我雖知道策展人是以怎樣的標準來挑選畫家的,不過從參展畫家的作品上卻是可以看出些道道來的。它們給予觀眾的是美的享受,美的陶醉,美的啟示。而這些,與整個航展的氛圍是十分和諧的。
不過,我認為,如果展覽中,能夠增加一些表現航空航天的藝術作品,可以是寫實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或者是另外什么樣式的,以與主體展覽形成默契和呼應,將會使藝術展顯得更為豐富,更有意思。期待著明年的“航展”藝術展有更精彩的展示。
(作者為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美術評論家)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