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市投資回報最豐厚 敬華春拍好戲連臺
"古"市投資回報最豐厚 敬華春拍好戲連臺
"古"市投資回報最豐厚 敬華春拍好戲連臺
房市、股市和“古”市(古玩藝術品投資市場)歷來被視為當今國內民眾投資的三大領域。從投資回報的角度看,在最近的十年里,獲利最穩健、最豐厚的還得數“古”市。據統計,全球藝術品價格指數今年比去年上漲了16.5%,較10年前上漲86.8%。現在,股市“瘋漲”的“高燒”已開始消退,房市也已步入高位,對藝術品投資有喜好的一族,不由自主地把目光移向了“古”市。
縱觀今年“古”市的春拍行情,已有止跌回暖跡象。北京嘉德、香港佳士得等“大腕”在春拍中連創佳績,讓人信心倍增。資料顯示,凡破拍賣紀錄或連翻“跟斗”的拍品,都是高踞在“象牙塔”里的稀品、精品、絕品,經過拍賣公司的挖掘、考證,才露出真相,成為藏家你爭我奪的眾矢之的。這再次印證了“古”市中的一句行話:不怕貴,就怕假。現在看來再貴的東西,“捂”上幾年,會因更稀缺而“咸魚翻身”。如果看走了眼而碰到贗品,就永無出頭之日了。因此,要選好有增值潛力的拍品,比“選股”“選房”都難上加難。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可走的“捷徑”是找正規的文物商店或大牌的拍賣公司。
由此觀之,投資藝術品而又期望保值增值,前提是要找到一個好“婆家”。以在上海首開藝術品拍賣先河的敬華為例,每件拍品都由業務員、專家和文管會把住三道關。敬華早期的拍品不少又通過敬華“回吐”出去,每年都在實現價值的回歸,納入螺旋形上升的軌道。
敬華春拍在即,精品薈萃,今天和明天在威斯汀大飯店預展,7月14日落槌,有瓷雜、中國書畫和油畫三臺“大戲”。春拍中征集到一件長40厘米、寬23厘米的清代乾隆碧玉二甲傳蘆環耳洗,此物自1988年在英國倫敦佳士得成功拍賣后,便一直藏在“深閨”從未露面。清代瓷器中有一件粉彩無量壽佛,全身施一層金彩非常富麗堂皇,可貴之處是此佛歷經百年流傳,毫發無損,就連佛手中的法器也完好如初,估計為當時宮中佛像,實為難得。
中國書畫上最醒目的當數張大千《觀音大士》立軸,是張大千剛從敦煌回四川時所畫,極具隋唐神韻。齊白石的《三朵花》因方言的誤會而留下了真跡,成為畫壇佳話。趙之謙的四屏《四季花果》為趙氏中年時期精心之作,流傳有序,考證無誤。在預展現場,還能與鄭午昌、溥儒、王石谷、謝稚柳、吳湖帆、華三川、程十發、陳佩秋、白伯驊、孔柏基等大家的真跡面對面。
在油畫和水彩畫方面,敬華春拍的特色是中西名家云集,中國畫家有陳逸飛、陳逸鳴、邱瑞敏、夏葆元、唐雪根、卓敏浩等,同場競技的還有俄羅斯、意大利和法國大家的作品,都各有千秋,難得一見。
無論是喜歡中國書畫或油畫的,還是與瓷雜件有緣的,都能從敬華春拍中尋覓到至愛。目前的價格已滑落到接近合理價位,只要真心喜歡,正是逢低吸納的好時機。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