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拍賣業將走上國際化道路
中國藝術品拍賣業將走上國際化道路
中國藝術品拍賣業將走上國際化道路
前不久,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舉行的“香港佳士得2007春季拍賣會預展”吸引了眾多媒體和收藏愛好者的關注。在展出的300余件珍品中,包括中國古代和近現代書畫、宮廷御制藝術精品及珠寶等,總價值約3億港元。
據介紹,佳士得國際于2006年舉行了600多場拍賣會,共創下46.7億美元的年度總成交額,較2005年上升36%,并打破全球拍賣最高成交額紀錄,其中525件藝術品的成交價逾100萬美元;香港佳士得舉行的秋季拍賣會,創下16.4億港元的成交額,連同5至6月的春季拍賣會,2006年共創下逾28.4億港元的全年總成交額,打破亞洲區拍賣會全年最高總成交額的紀錄。
不僅僅是佳士得,近年來,藝術品市場風頭強勁,呈整體攀升的態勢。資本隨行入市,藝術品市場開始成為投資回報的香餑餑,藝術品收藏正成為繼房地產、股票之后新的投資項目。
香港依然承擔著國際藝術品交易的重鎮角色,在藝術品的征集和吸引國際買家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據倫敦佳士得拍賣公司的統計,香港地區藝術品拍賣業在2006年的春、秋兩季中,取得了總成交額超3.63億美元的輝煌業績,而在2003年則僅僅為1億美元。
中國投資者參與拍賣的成交額占佳士得中國器物拍品總成交額的23%,中國投資者拍賣的成交額分別占紐約佳士得總成交額的10%、香港佳士得總成交額的19%。這反映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中國內地的投資者具有了很強的經濟實力,預計未來三五年,國內買家在國際拍場上成交的比例會雙倍甚至三倍地放大。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藝術品拍賣業也將走上國際化的道路,今后中國藝術品的收藏也不單單只收藏本國的作品,東南亞、西方的藝術品將更多地進入國內收藏品市場。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