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大漠小城墨香濃
烏海市大漠小城墨香濃
烏海市大漠小城墨香濃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書畫事業蓬勃發展,打造書法名城成為烏海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使烏海這座新興的工業城市在邁步文明城市的進程中,處處透露出厚重的文化氣息和濃郁的藝術氛圍。
在烏海市,不論是就餐、住宿、娛樂,還是探親訪友、公務拜訪,你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一幅幅精美的書畫作品。而游覽百米書畫長廊中的歷代名家書法碑刻,參觀書畫院中一件件飄著墨香、飽含激情的書畫藝術作品時,會讓人真正感受到了烏海書法散發出的獨特魅力。烏海書法事業作為烏海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烏海市委、市政府決定創建書法城以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書法機構的設立,現有市書協、市女子書協、市少兒書法藝術團體、市老年書畫協會,市硬筆書法協會等十幾個機構;第二,書法隊伍的建設,現有國家級會員21人,自治區、市級會員1000多名,全市研習書法群體近萬人,分布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和家庭;第三,書法教育,首先是書法基礎教育,在鞏固書法兩級達標素質教育期間,注入了書法藝術教育。其次是社會教育,為推動全社會人口素質的提高,加大了書法教育。再次是書法活動,每年,要舉行多次全國性、地區性和全市性的各種比賽、展覽和個人的展覽活動。
烏海這個位于祖國西北邊陲的新興工業城市,在沒有地方傳統文化,沒有文化名人的庇蔭,沒有大的文化投入的情況下,短短十幾年時間里,書法事業日臻成熟,每年都有許多作品在全國書法大展中奪魁折桂,這堪稱是頗具特色的一種“烏海文化現象”。烏海市成了自治區名副其實的書法大市。烏海書法事業的發展目前呈現出兩個特征:第一是群體性,主要反映在倡導書法藝術發展的團體性和研究書法的集中骨干力量上以及學習書法的全民性上;第二是廣泛性,主要反映到書法研究的主體上,有領導、有干部、有工人,有農民、有知識分子、有廣大的中小學生。烏海書法事業發展到今天,呈現出如火如荼的景象。
書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烏海人,影響著烏海這座城市。書法事業作為文化事業的品牌工程對于推動全市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起到了基礎作用,思想道德建設、群眾文化活動,群眾精神文明創建載體的打造都滲透著書法的貢獻。同時,烏海書法事業的發展對烏海經濟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比如書法市場初步形成,書法交易日益活躍,已經成為烏海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一位學者說過:“經濟建設是一座城市走向現代化的基本動力,現代化需要盡快地創造富裕,但富裕并不等于現代化,更不是健全的文明境界,其間的關鍵差別在于是否有深厚的文化構建。”烏海人似乎早已在深思熟慮中認識到了這一點,并用實際行動構建著自己的文化。他們把“書法城”建設與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書法帶動文化,以文化促進經濟,在文化與經濟的和諧發展中找到實現城市現代化的最佳模式。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