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藝術品收藏
銀行的藝術品收藏
銀行的藝術品收藏
銀行資本介入藝術品投資領域,進行藝術品收藏已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在歐美和亞洲,許多銀行除了做公司業務和零售業務外,也會涉足古董和藝術品市場,同時他們也認可這些古董和字畫做為貸款的抵押品。近些年來,隨著來華外資銀行的增多,加之中國藝術品市場繁榮利好的局面,外資銀行意欲收藏中國藝術品已顯端倪。
瑞士銀行在世界各地搜羅最好的藝術品,從事收藏、交易、買進或賣出,并以此影響藝術品的價值和客戶的買賣行為;德國銀行目前在全球1500家分行中已有250家分行有公開收藏,藏品以年輕藝術家、現代藝術、德語系藝術家作品為主。到目前為止,這家銀行收藏作品已逾1萬件,比德國現代美術館的藏品還多。豐富的藏品不但具有增值的潛力,而且還為企業的形象起到了推廣的作用。
在美國,花旗銀行和JP摩根也都很早就開始建立自己的收藏。作為“私人銀行”的代表,這一類銀行往往是從企業的創建者自身的藝術收藏開始,逐漸形成龐大的企業收藏的。JP摩根是世界上最早開始當代藝術收藏的銀行,到目前為止,其置放在世界各地的藏品已達3萬多件。
亞洲國家的銀行資本對藝術品的收藏較歐美晚近一些,受各國各地區不同的政策與經濟狀況影響,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新加坡的大華銀行自1973年開始,就以實際的購買行動,支持本區的藝術家。銀行發言人說道:“銀行每年撥出5位數的預算購買藝術品,出發點是促進本地藝術領域的發展,并鼓勵本地藝術家不斷創作。”到目前為止,大華銀行已藏有繪畫和雕塑共1500多件,展示在集團的總部以及全球各地的380個辦事處。為指導企業收藏,大華銀行成立了專門的藝術委員會,成員包括本地藝術界的知名人士,決定應該買哪些新的作品,并專門管理銀行所收藏的藝術品。與大華銀行相似的還有星展銀行,它也是在70年代初開始收集藝術品,至今已經擁有超過1300件作品,除了有一部分收藏在本部,其他都展示在集團世界各地的分行與辦事處。一方面是由于他們對于中國藝術品市場不太熟悉,無法準確估算中國藝術品的價值。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有金融資本介入藝術品領域,則很有可能是外資銀行最先進入。如果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能介入中國收藏市場,而藝術品市場需求的保持目前水平或進一步擴大,則中國藝術品的價格,將有可能有迎來新一輪的高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